第05版:生活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兵哥心里话


■慕佩洲

山东人拥军爱军的传统在我家展现得很彻底,三代四位军人的“参军率”就是证明。

开当兵“先河”的,是如今已84岁高龄的姥爷。他于1954年当兵,在一个空军场站做地勤兵,还曾光荣地参加过1958年大阅兵。本想着退伍回乡,父业子承,奈何一连生了5个闺女,等老来得子又舍不得儿子离开自己了。当兵的传统,便落到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三姨家的大哥,上士军衔,在部队摸爬滚打了12年,依旧干劲十足;7年前考上军校的我,从校门走进营门,也算是个老兵了。今年,舅舅家的儿子同样选择当兵。家中又添一位“绿军装”,大家别提多么高兴了。

说实话,弟弟去当兵我有些放心不下。他是姥爷唯一的孙子,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在“蜜罐”中长大。这毛头小子,如今要走进处处充满磨炼的军营,地方“娇气”与军营“虎气”的交锋可想而知。作为哥哥,作为老兵,我有太多话想要嘱咐——

老弟,父辈亲人呵护下的时光毕竟是短暂的,我们不可能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军营里时刻有着规章制度的限制与流血流汗的考验,面对新兵连这个与曾经的“自由”大相径庭的陌生环境,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咬牙坚持。

相信我刚当兵时的窘态,你多半也会遇到。被子叠不好,得去门口的瓷砖上压被子;队列走不齐,只有连续口令和反复练习候着你;吃饭时闲聊,连累整个班重唱“饭前一支歌”,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悄悄告诉你,后悔当兵、疯狂想家的时候,我也有过,但我没有被它淹没。自怜自艾只会困住自己的手脚,而同年兵却在你追我赶,忙着进步。你会发现,他们的3公里跑得越来越快,身上的兵味越来越浓,“新训标兵”已成了某些人的囊中之物。所有人都在努力向着山顶攀登,只有你还站在山下。

其实,艰苦和严苛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及时调整自己的内心,你才能把压力变为动力。叠被子的过程,就当是对付浮躁的内心“修行”,而渐渐成形、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正是我们成为真正军人的见证。队列加练,就当是提升自己军人气质的“加餐”。爷爷不就说过,他至今挺直的腰板,就是当兵时练出来的。“冒泡”的地方,你就把它标记成“雷场”,不再越雷池半步……只要心态积极,你就会发现新兵营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糟糕,反而处处充满变化的惊喜与进步的快乐。

加油吧,新兵同志!军旅生涯才刚起步,只要你“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积攒、生发向上向前的能量,就一定能稳步走好“军营第一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