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53岁的退役军人凡华伟把一个纸盒郑重地交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武部。纸盒里整齐摆放着上世纪70年代颁发的91本复员军人证明书,上面的信息显示,91名复员军人多为江都籍,均在上世纪60年代入伍,曾担任营、连、排职干部,70年代复员转业。
“每一本复员证背后,都有着一段闪光的军旅足迹,都有一段献身国防、青春无悔的感人故事。希望江都区人武部能帮我将它们归还给每一名主人,帮他们找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随后,凡华伟讲起了他与这91本复员证的故事。
凡华伟闲暇时喜欢逛旧书摊。1998年夏天,他在江都工农东路旧书摊上翻看几个档案袋时,从袋里滑落出几个红本本。他拿起来一看,发现是上世纪70年代颁发的复员军人证明书,“上面有持证人的姓名、照片、籍贯、年龄、入伍年月、任职情况等。”得知旧书摊摊主家中还有类似的几十本复员证后,凡华伟当即全部买下,“当时买下来不是为了收藏,就是希望能物归原主。”
凡华伟曾是一名军人,所以他知晓复员证对退役军人的价值和意义,“复员证对一个军人来说,不仅是一个证明,也是一种荣誉。”1981年,凡华伟从原江都镇参军入伍,在部队期间因表现优异光荣入党。1984年退伍后,他曾被评为“江都十大杰出青年”。担任江都区仙女镇三友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凡华伟定期走访慰问军烈属,为现役军人及家庭解决后顾之忧,为退伍战士优先安排工作岗位。2017年,他被评为江都“最美拥军人”。
“这些年,我四处打听过,一直未能找到这批复原证的主人。”凡华伟考虑到区人武部可能有这批人员的联系办法,便决定委托人武部,寻找当年的91位转业军人。
不久后,得知消息的两个老兵周传树和陈开甲就先后找到江都区人武部,寻回了自己的复员证,“感谢小战友凡华伟替我们精心保存,我们一定好好珍藏,铭记那段光荣历史。”
“那时我们换发了新的复员证,可能是文革期间工作有疏漏,这些旧的复员证被遗失。想不到过了40多年还能与它‘重逢’,我看到它一下子就回忆起那段军旅生涯。”71岁的周传树16岁应征入伍,“当时是特种兵,政审和体检都特别严格,选上的没几个。”1969年他提干后,恰逢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为检验大桥质量,周传树和战友们驾驶100多辆59式坦克,浩浩荡荡驶过南京长江大桥,“当时南京市民争相观看,我感到特别自豪!”
“部队是个大熔炉,十多年的军旅生活让我变得坚强自信!”78岁的陈开甲21岁参军,那时部队守卫扬州万福闸,站岗执勤任务重,他处处带头冲在前,两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二等功。1972年转业回乡后,他在江都总工会任职,分管工作受到全国总工会的通报表彰。“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会像军人那样冲劲十足。”陈开甲说。
上图:复员证物归原主,老兵陈开甲、周传树与凡华伟(左起)笑逐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