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整理书箱,忽然看到了珍藏多年的粮食供应证,直面有些发黄的两张军用粮票,不由得思绪万千。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立即从粮票想到布票、油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甚至想到了整个“票证时代”。
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票证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到1992年最后一种票证——粮票“寿终正寝”,中国百姓历经了近40年之久的 “票证时代”。
那时候,票证就是“通行证”,就是“命根子”,皆因有时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与那个时代结伴而行的我,对此有着很深的记忆。读高中时,我和不少同学都从家里带来玉米饼子、红薯,用包袱或口罩布做个布兜儿,将玉米饼子、红薯装进布兜儿里,放到学校伙房的笼屉蒸熟后作午餐。有时一兜子红薯被挤烂,众目睽睽之下,有种灰溜溜的感觉,我总是找个墙角,悄无声息地把红薯吞下。那时每每看到城里同学用粮票领回白面馒头,真是既羡慕又嫉妒。
时隔不久,我参军到部队。在沂蒙山区执行国防施工任务的日子,发现有些乡镇粮店门前,成了仅次于当时电影院的热闹场所。每逢月底,粮店门前总要排起长长的队伍,有的往往打发孩子前来排队,快排到时,大人再拎着面袋儿赶来,瞪大眼睛观察秤杆的准星。而粮店职工的繁忙和辛苦劲儿,丝毫不亚于现在银行里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居民买粮时,首先要求对方出示粮食供应证,粮票回收后,工作人员会把粮票贴在报纸上,再刷上一种特殊的紫色涂料,防止被人重复使用。在南方一些地区,下发各区县的粮票都有专门的运票车,还有民兵武装押运。
除了各种粮油票、鸡鸭鱼肉票外,服装和日用品类的票证更为繁多。从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到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票等,应有尽有。至于一些贵重物品,如电器、自行车、手表等,更是一票难求。
记得与我一样经历过商品匮乏年代的一位战友,退休后曾精心收藏了数百枚票证,还专门办了一次小型票证展览,展览前言的标题是:《看昔日五花八门票证,享今朝幸福美满生活》。他对观赏者说,经济短缺时代,吃喝拉撒什么东西都要凭票购买,如今票证已成为人们见证那个时代的收藏品,票证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通过这些票证,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心路历程”。
绝迹的票证背后是喜人的变化。今日之华夏,这种变化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大到买房买车买家电,小到买米买菜买水果,都可以看到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富起来、强起来的当今国人,吃、穿、用都在讲究“品牌”“品位”,诸如肉要吃“放心肉”,鸡要吃“土鸡”,蔬菜要吃无污染的,买食品要看是否打上了“绿色”标记。
回首当年滋味万般的票证情结,我们不应该忘记它们,因为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方寸纸片,浓缩了共和国那段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记载了中国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艰难轨迹。沧海桑田,岁月如歌。忆起“票证时代”的故事,恰似忆苦思甜,它折射的是一个时代的深刻变迁,印证的是党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