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科技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无人机克星初露锋芒


■王 鹏

在对方密如雨点的无人机“蜂群攻击”下,己方战机接二连三拉着长烟坠地。突然,己方激光武器现身,道道强光掠过天空。顿时战场形势逆转,对方无人机大面积失控、坠落。这一反无人机场景,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当前,随着无人机应用领域拓展、威力提升,很多国家在持续挖掘无人机战斗力的同时,也在全力研发和获取克敌制胜的反无人机技术及系统,不断推进其武器化,确保己方在此领域保持绝对优势,抵消和化解敌方无人机战力。

据《防务快讯》网站近日报道,美国陆军正将超过50%的科技预算用于研制激光武器,并预计从2023年起装备激光防空系统,以反制包括无人机在内的诸多飞行器。

那么,当前反无人机武器及系统研发进程如何?有哪些反制无人机的有效手段?今后其发展又会走向何方?请看空军工程大学专家的解读。

威胁升级 防不胜防

战场呼唤反无人机兵器

上可翱翔九天,下可贴地飞行;大如展翅巨鹏,小如蜻蜓蜂蝇。战场上,无人机的类型、功能林林总总,带来的威胁几乎是全方位的。

2017年4月,美国陆军发布《反无人机系统技术》报告称,随着近10年来无人机系统及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扩散,无人机对美陆军作战、联合作战、多国作战均形成威胁,而且防不胜防。

其实,对任何国家和军队来说,无人机的飞速发展,都意味着喜忧共至、利害参半。毕竟,无人机技术不仅仅掌握在自己手里,无人机也并非自家独有。

难以避开的还有一个事实:无人机发展速度越快,它所带来的威胁就越大。在当前战场上,这种威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军用无人机带有各类传感器,在其强大环境感知能力下,战场近乎透明,战场上重要目标和军队几无藏身之地。挖空心思策划的行动,经无人机一飞一拍,“剧情”就全部被“透”。如何防范无人机侦察与监视,让各国军队头疼。

其次,无人机攻击频现,威胁升级。今年以来,在叙利亚战场上,俄罗斯驻叙基地已经发生多起无人机袭击事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也遇到多起武装分子使用无人机投放简易爆炸装置的活动。规模不定、形式不定、方位不定、时间不定……无人机灵活多变的攻击方式,客观上拉升了其威胁等级,也增加了对其反制的难度。

再次,无人机作为搭载平台,除执行侦察预警、军事打击、信息对抗、精确制导、中继通信等任务外,功能仍在不断拓展。这种拓展也在形成新的现实威胁,比如被用于“发动宣传攻势”。2017年1月《简氏防务周刊》网站转载的“IS”发布的视频,以及2016年10月塔利班发布的自杀式袭击视频,都是用无人机拍摄的。

有威胁,必然就有反制。威胁越大,战场上对反无人机兵器的渴望与需要就越强烈。近年来,反无人机武器及系统的研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是大国,纷纷将其列为信息化时代维护国防安全的新“科技盾牌”。显然,这种普遍性的格外看重,既来自于各国对战争形态演进的理性前瞻,更来自于现实中愈演愈烈的无人机威胁。

见“机”行事 手段多样

反无人机武器雏形初现

纵横战场的无人机名目繁多,类型功能、大小尺寸、飞行高度、作战方式皆有不同。这就决定了在反无人机武器及系统研发、选用上,必须见“机”行事、手段多样。

当前,各国研发、应用的反无人机武器及系统雏形已经初现,大体可分为常规手段与非常规手段两大类。

常规手段方面,一是由常规武器“变身”反制利器。即通过改造常规武器使其担当“无人机杀手”。俄罗斯无线电工厂与伊斯托克公司联手推出的“反击中小型无人机作战系统”,就是现有地空导弹和空空导弹加装专门信息模块的结果。同时,俄军还对装甲车所用榴霰弹进行了改造,使其可在目标无人机附近爆炸,以上千枚破片有效杀伤集群无人机。

二是以“机”制“机”。当前,无人机已经成为反无人机的利器。2018年7月,美国雷神公司宣布,美国陆军已经选用“郊狼”无人机系统,来应对日益上升的敌对无人机威胁。该系统的多任务雷达,能够在战场上跟踪、辨识各种尺寸的无人机,并用所配备弹头打击敌方无人机。

三是“撒”网抓捕。用网抓捕无人机无疑是最传统的反无人机手段。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荷兰一家公司研发的名为“无人机捕手”的反无人机枪。使用时,操作手将反无人机枪自带的网弹发射至目标无人机的斜上方,瞄准系统会跟踪锁定目标,自主发射捕获网捕获目标。

非常规手段方面,一是以电子战攻击。实践表明,这是应对大型无人机、大规模集群无人机攻击的有效手段。伊朗在2011年捕获美国“哨兵”无人机、俄军2018年1月在驻叙赫梅米姆空军基地成功抵御13架无人机集群攻击,都显示出实施电子战的威力。

二是用定向能武器摧毁。目前,以激光武器和微波武器为主的定向能武器已经用于反无人机。美国陆军在2017年进行的一次演习中,使用“相位器”高功率微波发射器击落了33架无人机。2018年他们又用安装在小型全地形车上的激光武器系统击落了12架无人机。由此可见,定向能武器能够有效对抗大规模无人机集群。

三是用猛禽拦截。猛禽反应迅速、凶猛强悍,用来对抗无人机也是一种选择。早在2016年,荷兰国家警察局就曾发布视频,演示如何训练老鹰从空中对抗目标无人机。同年12月,法国空军则进行过用金雕拦截无人机的展示。

功能融合 灵巧便携

一体多维是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当前反无人机武器及系统种类、功用令人目眩,但有一点难以否认,这方面的武器研发刚刚迈出第一步,今后的路会更长而艰难。

其中,最大的“拦路虎”就是无法快速、有效地识别出具有威胁性的无人机,尤其是小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属于典型的“低、慢、小”目标,常常混迹于所处环境。它们“人小鬼大”,发动集群攻击时,对其探测、识别和跟踪难度更大。

2014年,韩国军方就曾因此“看走眼”,部署的低空雷达竟将数架小型无人机误判为鸟群。

这也就预示着今后反无人机武器及系统的研发应用,会日益体系化、灵巧化、多维化,朝着有效应对“低、慢、小”目标、大幅提升探测识别和跟踪能力方向发展。

一是走向体系化。反无人机的先期实践表明,将多种探测手段融合在一起综合运用,能快速发现无人机;将探测、跟踪、瞄准、干扰和摧毁等功能有机整合,能实现对敌无人机的有效应对。这就启示人们,构建一体化反无人机系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构建好这个系统,则有利于提升反无人机的整体效能。当前,反无人机技术大潮涌动,一浪更比一浪高,这无疑给反无人机系统一体化提供了可能。

二是走向灵巧化。一方面,为有效应对单个小型无人机威胁,反无人机武器将变得更加小巧便携。如澳大利亚一家公司推出的两型“无人机干扰枪”,均可由单兵携带。美国锡拉丘兹研究公司研发的“沉默弓箭手”反无人机系统,经过改装后可“移植”到多型战术车辆甚至是皮卡车上。另一方面,未来反无人机武器及系统将更加机敏。高度智能化的反无人机装备将能够实现自主快速组网、自动生成处置方案、智能分配应对目标,大大提升反制效能。

三是走向多维化。无人机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反无人机武器及系统的研发应用水平也必须随之“节节拔高”。把现有手段充分调动起来,让新型反制武器及时加盟其中,实现对无人机的多维反制也是一大趋势。尤其是采用新机理的攻击手段,总能出奇制胜。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手段有两种:一是运用网络技术实施攻击。即经由无人机指控网络的漏洞和开放端口,渗透进无人机操作系统,获得完整控制权,直接在战场上空接管敌无人机;二是运用声波实施攻击。韩国有关试验表明,从外部施加声波,可以使无人机陀螺仪发生共振,进而扰乱其正常飞行甚至使其坠落。

可以预见,随着未来新理论新技术应用按下“快进键”,反无人机兵器及系统将不断“添丁进口”,进而发展为庞大的反无人机家族,在维护国家安全尤其是军事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制图:姜奇骏

本版投稿邮箱:jfjbbqdg@163.com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