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职方阵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真情播撒巡诊路

——解放军第175医院文职人员陈水斌为兵服务见闻


■刘永瑜

10月18日,天刚蒙蒙亮,解放军第175医院文职人员、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陈水斌与其他医疗队员又向高山海岛进发了,这是今年他们的第43次巡诊。

“我们每次外出巡诊都要三四天,每年差不多有近半年时间在朝着偏远地区的部队跑,风雨兼程,忙并快乐着。”坐在多功能体检车里的陈水斌,一聊起巡诊感受,顿时来了精神。

陈水斌所在的175医院担负着多个旅级单位、百余个营连单位的保障任务,有的部队驻守高山海岛,官兵来医院看病经常要舟车辗转,很不方便,另外还有体系外的部队到驻地轮训、驻训需要保障。为此,医院抽调各科室专家组建了“流动医院”,主动上门服务保障,陈水斌就是医疗队骨干之一。

从2000年起,陈水斌已在部队医院工作了18个年头。这些年来,他巡诊的足迹遍布闽西南地区的山山水水,成为医疗队巡诊途中的“活地图”,甚至连哪支部队有哪些官兵患训练伤、慢性病等都是“门儿清”。

今年8月下旬,为了赶在老兵退伍前为他们体检,陈水斌随医疗队赴驻在山区的某雷达站巡诊。车辆在山道上穿行,行驶至途中不得不停下。原来,山路因连日阴雨出现塌方,而这是通往山顶的唯一道路。怎么办,是不是原路返回?

“再过几天,退伍老兵就要离开部队了,这点困难算什么,绝不能让一个老兵留下遗憾!我们干脆把设备和药品背到山上去,不就是几公里的山路嘛!”陈水斌鼓励大家说。

他们把平时训练用的“三角巾”搓结成绳,又从护林群众那里借来木杠子,或抬或背、或提或扛,在绵绵细雨中,在蜿蜒山道上,一路挺进。

当陈水斌和队友们浑身湿漉漉地出现在山顶雷达站时,官兵们十分惊讶:在湿滑的山道上徒手登山都费劲,何况他们平均要负重几十公斤,真没想到医护人员如此执着。当下士小沈反映胸部有些不舒服时,陈水斌立即为他拍胸片、做彩超检查,接着仔细望、闻、问、切,不放过任何疑点。一天下来,他为站里20多名官兵全部检查了一遍。

去年初春,某海岛一名战士突发急性阑尾炎,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岛上仅有一名卫生员,从来没动过手术,如果送患者至医院,途中周转要3个多小时,时间可能来不及。紧急关头,陈水斌与队友们巡诊正好经过,彩超检查过后,一场急诊手术旋即在卫生室里展开。50分钟后,手术顺利结束,岛上官兵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有个远离连队的哨所,只有一名战士驻守,一只军犬是他唯一的伙伴。为了给这名战士体检,陈水斌与其他医疗队员带着医疗器材在蜿蜒崎岖的山道上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哨所。此后,凡是他们到该方向巡诊,都会把这里列为必到点位。

巡诊中,有风雨、有快乐、也有鞭策。在两年前的一次巡诊中,陈水斌带着X线车随医疗队赴某训练场巡诊,看着排队等待检查的官兵,他顾不上一路辛苦,登上车就开始操作。开机后,机器却不听使唤。陈水斌意识到,X线车经连续山路颠簸,可能线路出现了故障。看着车外官兵排起的长队,他急得满头大汗。

“必须尽快修好!”他迅速打开仪器盖板,细心检查各个模块和线路,同时又打电话向专业维修人员求助。20分钟后,故障被成功排除。陈水斌顾不得擦拭脸上的汗珠,全身心投入检查工作。

这次设备故障给他敲响了警钟。陈水斌心想:不管是下部队巡诊还是在未来战场上,医疗队出征不可能每次都有专业维修人员全程保障,仅会做检查和读片还不够,要尽量掌握基本设备维修技术,真正实现一专多能。

回来后,陈水斌像上满弦的发条,除了研究本职业务外,还迷上了X线车等影像科仪器设备的维护检修,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向专业技工请教。渐渐地,他有了一专多能的“金刚钻”,设备常见故障基本上能手到病除。

“守护官兵健康,为部队战斗力保驾护航,是我最乐意做的事。”陈水斌与他的队友们一直坚持部队官兵在哪里,医疗保障的焦点就投向哪里。这不,他们抵达一个偏远哨所后,又开始忙碌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