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人们对一些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往往是从某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细节开始的。破除和平积弊是个大问题。然而,把思考引向深入的起点很可能也是生活中的细节。比如,床单的用途。
“铺”,是床单平时最主要的用途。另一个只有在战时才凸显的用途——“盖”,却少有人知道。曾几何时,打过仗的老兵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床单,活着的时候躺在上面,牺牲的时候躺在下面。”从“铺”到“盖”的变化,反映了平时与战时的关系。军队是要打仗的,打仗难免有伤亡。一些人对床单的第二个用途有些淡忘,不是因为“铺”得太久了,而是思考打仗太少了,距离打仗太远了。
床单还是那个床单,战时却凸显出它的第二用途,恰恰折射着军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军人眼里的世界总是不同于常人。每到一处,别人看的是山水风光,粟裕大将却是琢磨哪里能屯兵,哪里可以打伏击。别人进咖啡馆是享受休闲时光,他却是要确认“占领这个建筑,就能封锁整个街道”。这并不是因为粟裕不食人间烟火,而在于军人有着特殊的思维方式:无论平时战时,一切从打仗出发,一切为了打赢。
这样的打仗思维不是天生的。红军长征刚转移时,背着“小山一样”的生活物资,“仿佛要把整个共和国都背走”。但残酷的战争环境迫使红军必须打破坛坛罐罐,否则,没法打仗。抗美援朝战场,当秦基伟将军接通前线阵地,想先问候几句,接线的通信兵却直截了当地“要求”他“长话短说”。不是战士“不懂规矩”,而是这条以几名通信兵牺牲为代价才在炮火中接通的线路,多说一分钟,就意味着更多的牺牲,容不得半句客套话。军人特有的打仗思维,是流血牺牲换来的,更是打仗逼出来的。
和平年代,军队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来自敌军,而是源自打仗思维的退化,甚至异化。为什么野外驻训场建得像营区一样?为什么遇事总强调安全第一?为什么演练打仗念稿子背台词?原因很多,但根子上在于以不打仗的心态来认识打仗、准备打仗。打仗思维是备战打仗的必然结果,也是破除和平积弊最锐利的武器。我们今天强调实战化,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战场环境、还原战争要求,用“打仗”的磨砺倒逼打仗思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