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这么凉,脚冻得受不了怎么抓鱼?”新兵李天佑挽起裤腿进入水里,才想起理论课上新兵营营长郑鹏海的告诫:高原河水不同于内地,主要由山上的冰雪融化而成,水温低于地表温度。
10月22日,西藏军区某旅新兵营在海拔4000多米生疏地域展开的野战生存训练,让新战士们对战场本领有了新的认知。
野战生存训练是今年陆军新兵训练的一个新课目,主要有“识别与采集野生食物、寻找水源和净化水质、野炊、露营”等4项内容。听说要组织野战生存训练,新兵营里议论纷纷:有些入伍前到野外参加过烧烤、露营活动的新战士认为野战生存是“小菜一碟”;有的则想到央视《荒野求生》节目中,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里,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等新鲜刺激的画面。
然而部队按图行军,踏入有山无树、有坡没草的荒凉苔地,大家倒吸一口凉气。这里食物难觅,无遮挡物可供隐蔽。
“没想到自给自足这么难。”战士李天佑的任务是和班长一起采集食物,而入伍前和朋友外出烧烤,都是在超市备齐食材直接带去野炊。
“动作轻些,先把包围圈扩大,5个人轮流在圈子里追兔子,不要让它停下,3分钟它就跑缺氧了,很容易抓到。”新兵二连连长徐江带人在半山腰循着地洞找兔子。记者不禁想起一位“老边防”讲的故事: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方,跑20分钟,狼都累得气喘吁吁。
这时一只兔子出现在大家视野内,新战士们扔石头逼迫猎物跑进埋伏圈。果然,不一会儿兔子就跑进一堆蒿草里不出来了。新兵营教导员王斐带记者走上前去,看到兔子大口喘气已无力挣扎,不禁想起西藏流行的一句话:在这高海拔地区想要生存下去,没有过硬的体力,一切都是无稽之谈。
为组织好这次训练,新兵营在两天前就专门为大家“补课”,丰富理论知识,介绍西藏的地形地貌,高原野战生存注意事项等内容。可真到野外,还是有很多事情令他们措手不及。
女兵班想利用就便器材煮面条,可在“生命禁区”去哪儿找燃料?班长杜秦提示说:“电影《狼图腾》里老百姓用什么取暖?”几个女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憋出一个答案:牛粪!也许之前她们谁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用稚嫩的双手捡牦牛粪生火。
“我来捡牦牛粪。”在沿海城市长大的新兵蔡盈盈,率先弯腰拾起了山野上的一块牦牛粪。
更令她们没想到是,由于缺乏经验,闭烟灶挖得不达标,而牦牛粪生起的火也浓烟不断,呛得周围人捂鼻摆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挖单兵掩体的三排新兵李泽然,眼看自己挖了约50厘米深的洞口突然坍塌。班长提醒他:高原土质结构松散,多是无黏性沙土。
不怕失败,举锹再战。第二次,李泽然边挖边巩固,1个多小时后,单兵掩体圆满竣工。
月明星稀。忙碌了一天的新战士们有的住进单兵掩体,有的住进单兵帐篷,他们静静地回想一天的野战生存训练,回味着和想象中“野外生存”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时针渐渐指向零点,记者拿出手机,屏幕显示此时气温只有-3℃。远方的山脚下,藏族村落亮起点点灯光。记者突然想起一句话:什么叫和平?入夜灯光照常亮起,就是和平最明显的标志……
采访手记
野战生存≠野外生存
“兵之初”的第一次“野战生存”训练结束了,新兵营领导讲评时称“勉强及格”。为啥?一是敌情意识不强,二是对高原因素考虑不多。一言以蔽之,咱这是“野战生存”,而不是“野外生存”。
一字之差,所蕴含的意义完全不同。如果打仗意识树得不牢,对野战生存认识就会出现偏差。要引导新兵认识到,野战生存训练不仅仅是“野炊”,除了“环境苦一点、食材少一点、味道差一点”之外,必须通过切身体会深刻感受其中的“战味”,自觉砥砺“野战”本领。
《孙子兵法》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现代战争的高消耗,需要军队具有强大的战场综合保障能力。战争年代,我军官兵在艰苦环境中锤炼过硬的“走、打、吃、住、藏”野战生存本领。今天的新兵训练场,连着明天的战场,让新兵走进“生命禁区”接受野战生存考验,必将磨亮未来战场上的“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