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无人”编组协同作战是指在信息化、网络化和体系对抗环境下,有人操作武器平台与无人作战平台联合编组、实施协同攻击的作战方式。在科幻电影《阿凡达》中,有人战机与无人机密切配合,使用精确而猛烈的火力对目标实施轮番攻击。伴随着“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模式的快速发展,这种带着无人机“搭档”上战场的作战方式,或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新常态。
最佳拍档——
人与武器达到高度融合
武器系统无论达到何种程度的智能化,人始终是战争的主导因素。未来战争,人与武器的战场协作方式不断改变,人机协同作战或将成为无人作战平台战场运用的新常态。
发轫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无人机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军事科技的最前沿。尤其是历经中东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叙利亚战争等实战淬炼,无人机早已广泛渗透到战场空间的各个领域,成为各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头等装备。
即便是无人机技术日渐完善,但仍难以摆脱与生俱来的先天性缺陷。目前,无人机所能发挥的作战效能依旧较为有限,多以单机方式执行作战任务,在起飞重量、探测系统和有效载荷等方面,均与有人战机存在较大差距,即便是美军最新的X-47B无人机也只能挂载约2吨重的弹药。
此外,无人机还存在着对卫星依赖性太强、与地面站通信不稳定、对战场变化反应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即便是真的拥有了超快计算能力,无人僚机在响应或执行指令时通常会有2秒钟的滞后,这在瞬息万变的现代战争中可是“致命伤”。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无法“放心”地让无人机执行自主判断目标并发起攻击任务,人类飞行员依旧是未来战场不可或缺的主角。
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机组人员就通过直接接收无人机传送的目标信息,进而实施致命一击。尝到有人战机与无人机搭配“甜头”的美军试图将两者组合成一个协同性更好、战斗力更强的混合编队。现如今实施的代号为“猎人远距杀手”的试验,“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与“猎人”无人机组成战斗编队,通过“猎人”无人机的侦察装置探测和识别目标,直接实施战术机动和攻击发射。这也意味着“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模式横空出世。
在这种“有人-无人”编组协同作战模式中,混合编队可以整体作为体系对抗系统的一个节点,既受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控制,又能实时共享整个战场态势信息。有人战机在完成对战场信息的综合处理和态势评估分析后,可根据任务需求、战场态势、可用资源等多种要素科学规划协同作战方案,并将作战方案以指令形式发送至无人机。无人机在有人战机的指挥控制下,可迅速完成目标攻击、毁伤评估等任务。
愈发默契——
让“有人与无人”各取所长
“有人-无人”编组协同作战模式为混合编队中的每个个体提供了优势互补、各取所长的机会。无人机群在有人战机外圈飞行,根据飞行员指挥控制执行任务,既提高了有人战机的生存能力,又大幅度延伸了无人机的侦察、探测和攻击距离,既避免了无人作战平台的“滥杀无辜”,又能以较少的人力来指挥大量智能化武器系统作战。
早在2015年,美国洛马公司“臭鼬工厂”就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一起开始为F-35战机量身打造一款“忠诚僚机”。 2017年4月,基于“忠诚僚机”概念的“有人-无人”编组演示实验成功完成。作为美军“第三次抵消战略”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之一,“忠诚僚机”计划有望首先发展出由第四代战斗机改进而来的无人驾驶僚机,并实现无人僚机自主与有人长机编队飞行并开展对地打击。
同样是在2017年的法国巴黎航展上,美国还高调展出XQ-222“女武神”和UTAP-22“灰鲭鲨”两款最新无人机。这两款具备高机动性、隐身性,还可携带武器弹药及相关传感器的无人机,恰恰也都是专门为有人战机设计的无人僚机。美国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授予了一份价值1260万美元的合同,进一步探索了UTAP-22“灰鲭鲨”无人机作为蜂群式“无人僚机”的可能。UTAP-22无人机不但可作为有人战机的“忠诚僚机”伴随作战,甚至还能够完全自主或半自主地合作执行“蜂群”战术,进而有效降低有人战机的损伤风险。
不仅仅是美国,“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也是欧洲各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重点项目。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就成功实现了“神经元”无人机与“阵风”战斗机编队飞行数百里试验。英国正在进行的“未来空军进攻性系统”研究计划,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探讨由有人机、无人机及空射巡航导弹组成的混合编队体系作战能力。此前,英国皇家空军就通过一架经过改装的“狂风”战斗轰炸机,指挥3架BAC-111无人机对地面移动目标实施了模拟攻击。
未来可期——
开启分布式作战新格局
根据美国空军的构想,在未来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中作战时,所有的第五代战斗机都将配备无人机作为僚机。目前,美军正在积极开展QF-16改装型无人机与F-35战斗机的配对作战测试。预计到2020年,美军将使用真正的无人机僚机实施“有人-无人”编组打击试验。
“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模式既可以是一架有人机指挥一架无人机,也可以是一架有人机同时指挥多架无人机。有人战机既是编队中的长机,也是无人机的空中控制站,实现了飞行员对无人机的直接操作指挥。在有人战机与无人机的密切配合下,“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模式或将开启分布式作战新格局。
有人战机与无人机组成的混合编队,充分体现出人与武器更高程度上的融合。首先是作战效率的提升。混合编队在执行任务时,信息反馈和指挥决策将更加及时准确。无人机可第一时间进入战场环境,配合有人机迅速掌握战场态势,避免在战场情况发生变化时因多次调整而贻误战机,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加纵深作战距离。无人机可通过有人战机飞行员控制,在远离地面站条件下执行任务,探测、识别目标和有效攻击距离将显著提升。未来的“有人-无人”作战模式主要以有人战机为指挥核心,以成本低、机动性强、隐身性好、攻击能力突出的无人机作为进攻主力,实现信息获取、指挥控制、武器发射与毁伤评估的“一气呵成”。
现代空战模式正在加速转变,“有人-无人”混合编队成为转变的聚焦点。多架飞机的传感器可组成统一的信息网,任何一个节点的毁坏都不会对其他节点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进而增强了混合编队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同时,通过无人机隐蔽接敌,真正实现了超视距空战和无人机迎头抢攻、连续交替攻击和饱和攻击等“狭路相逢”模式。大量无人僚机的存在,将进一步保护飞行员安全,因为对手消灭了僚机的同时也会暴露自己。这种通过有利战术配置和作战协同克敌制胜的作战样式,或将对未来空战产生革命性影响。
“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模式还将使一大批老旧装备迎来“第二春”。美国空军改装而来的QF-16无人机,就是将老旧的F-16战机“余热”发挥到了极致。一旦这种混合编队模式发展成熟,各类老旧战机都可经过无人化改装后重返蓝天,也能避免在设计、建造和部署新型武器装备时的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