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有云:“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意思是,君子见到善人善事善行,就要毫不迟疑地追随、仿效;发现自己有过错时,也要毫不犹豫地改正。
在历史的长河里,凡成大事者皆是“见贤思齐、乐于改过”。战国时,赵国将军廉颇在得知上卿蔺相如每次相见都远远回避自己,是为了避免个人之间的冲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此两人“将相和”、齐心协力共同保卫国家;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君臣关系成为千古佳话,魏征敢言直谏,唐太宗善于纳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现过错时,不妨多“照镜子”,多与他人作对比,学习他人身上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个人的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就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与提高。
毛泽东同志说过:“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应“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就像宋代人赵概“投豆自省”那样,“起一善念,投一白豆于瓶;起一恶念,投一黑豆于瓶”,不断励己向善,让自己的“白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