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用忠诚和智慧建功强军事业

——学习林俊德先进事迹有感


■巩志国

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林俊德、张超为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成功研制一系列核试验力学测量系统,创建我国核试验力学测量和地震监测体系,展现了不畏艰难、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品格。我们要向林俊德学习,把忠诚和智慧奉献给强军兴军事业。

牢记爱党爱国初心。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毕业到某研究所报到的第二天,得知自己将从事核试验,从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把终身献给党和国家的这一伟大事业。习主席强调,军队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姓军为战、服务打赢。必须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根本指导,自觉把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运用于部队建设全过程。始终把坚定维护核心、坚决听党指挥作为最大政治,扎实推进“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真正让爱党爱国贯注血脉、根植灵魂。针对科研工作不同程度存在的“三个脱节”问题,深刻把握“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的指向,坚持研为战、研为用、研为胜,不断提升军事科研对战斗力的贡献率。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针对核试验数据难测定的问题,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林俊德和战友们坚守大漠、默默攻关,研制了一个完整的核爆炸冲击波机测体系。这启示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把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国防和军队建设“弯道超车”,离不开自主创新,必须解决创新动力活力不足问题。要以服务战斗力建设、潜心基础性研究、鼓励自主创新为导向,健全覆盖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人才评价体系,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精心构建特色科研文化体系,浓厚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坚持真理、追求卓越的科研氛围。强化科学管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为科研创新减负增效。

开展联合融合攻关。林俊德在自述中每次提到他的科研成果,总不忘提及他的“小组”、他的“团队”。军事科技领域是高技术密集的领域,一项技术创新往往需要多种技术的联合和支撑。在当今科学技术风起云涌的时代,单纯的线性发展已不现实,传统的单一尾追式超越又难以实现,必须打开眼界、放开手脚、敞开思维,研究融合发展和创新超越之路。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树立联合融合意识,继承发扬我军在革命战争时期外联内合、团结奋斗的“红色基因”。要搞好“内合”,以这次改革后军队科研布局重组重塑为契机,打破条块分割,真正敞开门来搞科研,最大限度用好军内的科技资源,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来认识和把握体系科研,自觉在强军大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攻关合力,充分发挥体系优势。要搞好“外联”,借军民深度融合东风,持续破坚冰、凿壁垒、搭平台,吸纳用好各方面力量资源,推动形成军事科研工作大联合、大协作的生动局面,真正从社会经济技术大体系中引来国防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强化担当奉献精神。为了用核力量挺起祖国的脊梁,林俊德像胡杨树一样扎根戈壁大漠半个世纪,始终抱着“宁可牺牲生命,绝不拖欠使命”的信念,参与全部核试验,完成了一名科技战士一生的冲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攀登国防科技高峰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科技兴军从来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我们要大力弘扬林俊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作风,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世界,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不计较名利得失,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瞄准核心领域、关键技术,潜心钻研、孜孜求索,不甘雌伏、奋发赶超,勇攀科技新高峰,建功立业新时代。

(作者单位:海军研究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