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领导人指责中国舰船逼近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声称“两舰相距最近时不到45码”,摆出一副受了惊吓的委屈样。但美国领导人在“讲故事”时却对全世界选择性回避了另一组关键数据:两舰靠近的那片海域,距中国固有领土不到12海里,距美国西海岸的最近距离超过7500海里!
究竟是谁咄咄逼人地逼近对方?答案不言自明。
在南海问题上,过去几年,美国使尽各路招数,但不外乎三种套路。
套路之一: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招摇海上、炫耀武力,制造军事紧张。
去年5月、7月、8月、10月、11月以及今年1月、3月、5月、9月,美军“杜威”号、“斯坦塞姆”号、“麦凯恩”号、“查菲”号、“哈尔西”号、“桑普森”号、“霍珀”号、“马斯廷”号、“希金斯”号、“安提坦”号、“迪凯特”号等军舰多次非法进入中国南沙、西沙、中沙岛礁12海里以内海域,无一不是打着“航行自由行动”的旗号。
但事实是,长期以来,每年大约10万艘各类船只在南海航行从未遇到“不自由”的问题,正是南海的自由航行传统支撑着全球一半以上的海上贸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没有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一个抢在各国完成《公约》谈判前订立美版“航行自由计划”的国家,如今却处处打着《公约》的旗号裁定他国的海上行为,而从不认为自己有遵守《公约》的必要。美国的做法本质上是以武力胁迫为手段,把自己对于国际法的片面、错误的理解强加于人。
这种“航行自由”,实为横行霸道!
套路之二:依仗话语霸权,罔顾事实、造谣生事,制造舆论紧张。
一边骄纵横行,一边指鹿为马。在多个国际和地区会议上,美国不断制造话语炮弹,妄言中国在南海搞“军事化”,对中国岛礁建设指手画脚,横加指责。
在美式霸权逻辑中,美军在南海部署先进炮舰和轰炸机不是军事化,美国海军在南海搞常态化战略威慑不是军事化,美军在南海进行频繁的抵近侦察和情报收集不是军事化,美国在南海开展大规模军事演习不是军事化,美国大幅加强在西太平洋的机动军事力量、强化前沿军事部署不是军事化,唯有中国进行岛礁建设是军事化。
可笑的是,常以“法治国家”自居的美国,此刻又一次选择性失明,避而不谈中国是在自己领土上进行和平建设,避而不谈一个主权国家在自己领土上部署防御设施是不可剥夺的当然权利,避而不谈“军事化”标签不适用于主权国家领土。
套路之三:经由各种渠道的渗透,挑拨离间、散布威胁,制造外交紧张。
在南海及周边区域,美国不仅在军事上秀肌肉,在舆论上摇唇鼓舌,而且还暗中挑拨离间,散布“威胁论”,妄图制造外交摩擦。长期研究东南亚地缘政治的西方学者约瑟夫·托马斯和托尼·卡塔卢奇今年以来各自发表多篇文章指出,美国在指责俄罗斯试图影响其总统选举时,却常态化地干涉着东南亚多国的内政和选举。东南亚国家的对华姿态以及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几乎是美国决定是否对这些国家采取行动的唯一标准。《南华早报》最近一篇文章指出,美国领导人的讲话就是想逼着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队”。
对于美国耍出的“花活”,南海周边国家心明如镜。美国知名海洋政策专家马克·瓦伦西亚发表文章指出,美国试图制造一种东南亚欢迎美军在南海刷存在感的假象,但事实是,东盟国家对美国军事介入南海保持警惕。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里亚米扎尔德甚至直接告诉美国,域内国家有能力处理好南海问题,不需要域外国家的介入。
看破美国的三种套路,便可发现,是心态在作祟:正是心态不平衡,才想要“再平衡”;正是心里不自信,才散布“威胁论”。
过去两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见证了“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进展,见证了南海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见证了有关各方积极探讨合作和共同开发,见证了有关各方在管控和解决争议问题上相向而行的积极态度。南海地区各国共同打造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的决心、信心和诚心,正是对兴风作浪者最好的回击。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