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蓑羽鹤振翅翱翔,划过天际。
每年春天,它们离开南亚次大陆,飞越喜马拉雅山,飞越九曲黄河,飞越鄂尔多斯高原,来到北方的繁衍地。
蓑羽鹤羽翼下,库布其这片昔日不毛土地如今呈现一派盎然生机——气势磅礴的“万亩林”,和一簇簇顽强伸展的绿色藤蔓一起,滋润着库布其沙海。爬上一道山梁,老兵王中强眺望远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前的美景,不正是他心中的那个梦吗?
700多年前,这里也曾森林茂密,水草丰美。传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兵远征西夏时途经这里,在惊叹迷人美景时,竟失手把马鞭跌落。
岁月漫漫,黄沙漫卷。不知从何时起,风沙吞噬了良田牧场,黄土掩埋了庭院村落。曾经绿意盎然的库布其,一度被称为“死亡之海”。
保卫田园,保卫村庄,保卫母亲河!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场旷日持久的治沙战斗在库布其打响。内蒙古军区杭锦旗人武部老兵王中强和战友们,成为这场战斗中最执著的守望者,书写了一部人进沙退的时代传奇。
荒漠中,那一个个倔强的身影,给了库布其精气神,也给了百年荒漠崭新容颜。他们精心耕守着这美丽的家园,一往无前地辛勤建设着这幸福的家园。这一切,都为了他们心中的绿色梦想。
倔强守望,胸怀一个绿色梦想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要想治理好这片沙海,比登天还难……”多年前,王中强第一次听到一位治沙专家的断言,心中泛起一阵苦楚。
今年61岁的王中强,是内蒙古军区鄂尔多斯军分区杭锦旗人武部一名老兵。杭锦旗不仅是他戍守的地方,也是他的家乡。
“沙区无路、无电、无水、无信号……几乎与世隔绝,牧民去趟镇上得走好几天。”聊起多年前杭锦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王中强至今记忆犹新。
有时一夜的工夫,黄沙就堆上了房顶,顺着沙丘可以走上自家屋顶;地里头天种上庄稼,刮了一夜大风,第二天庄稼全被黄沙掩埋了。
镇上的老人回忆说,最令人揪心的是1958年的春天,库布其沙漠边缘的乌素苏木镇,接连刮了好几场沙尘暴,沙漠中吹来的黄沙笼罩了多个村子,一连数周黄沙遮天蔽日,白天也见不到阳光,村民们称其为“大黑风”。
“‘大黑风’刮来,窗户纸被风沙撕扯得稀烂,许多人家只好将睡觉时盖的毛毡铺在窗户上,遮挡风沙。”王中强说,风沙来了人出不了门。一天晌午,他从屋里出去喂马,顶着风沙转了一圈,愣是找不见马圈。
库布其人饱尝荒漠化之苦。人武部老兵王保虎,对当年的一场黑沙暴记忆深刻。
一次,他赶着马车去镇上,回家路上突然狂风大作,眼看着黄沙从空中倾泻而下,大白天竟然伸手不见五指。所幸“老马识途”,沿着老路,马带着他摸黑回到村里。
马头琴呜咽,再动听悠扬的牧歌也多了几分苍凉。沙进人退,面对大自然毁灭性的力量,许多农牧民只能眼含热泪,无奈地远走他乡。
杭锦旗锡尼镇以东18公里处的锡尼卜拉,原先居住着20多户牧民。上世纪80年代,风沙吞噬了大片牧场,王保虎家就曾是迁徙大军的一员。
当时,流动的沙丘离王保虎家只有十几米。房子随时可能被掩埋,草场沙化,牛羊养不活。父母亲不得不卷起铺盖,带着年幼的王保虎离开了家。
“这辈子宁肯治沙累死,也不能让风沙给欺负死。”倔强的王中强没有走。那时候,他经常会做同一个梦,梦见家乡的某一个地方突然出现一片绿洲,绿树成荫,碧水荡漾,丰腴的草场上牛羊成群……
这个绿色梦想,几十年来一直陪伴、激励着王中强和战友们。
如今,这个梦想正在变成现实。夕阳下,老兵王中强抚弄着沙柳的嫩叶,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内心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满足。
顽强治沙,从“五棵树”到“万亩林”
“一定要把南移的沙漠拦腰斩断。”
20多年前,刚刚就任杭锦旗人武部部长的王中强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定下决心——“把这事干成,就算没白活这一遭。”
生在沙漠、长在沙漠的王中强知道,沙漠里难有植物,但并不是没有植物,有些沙生植物在沙漠中照样可以存活。沙漠是流动的,它能来就能走,只要能把沙生植物连成片,就能把流动的沙漠“固定”,慢慢逼退沙漠。
立下这个誓言的当年春天,王中强带领杭锦旗人武部全体官兵和职工,背着帐篷,毅然走进沙漠,开始了他们的造林行动。
24个人,整整48天,他们吃住在沙漠里。
汽车进不去,树苗只能靠人肩扛,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
黄沙灌满了头发,他们就把头发剃光;嘴唇干裂了,他们涂点唇膏;沙漠紫外线辐射强,人人脸上脱了几层皮……
栽一棵树,只有深挖1米以上,才能见到湿土层。他们肩扛沙柳苗、身背水箱,一边种树一边浇水,用艰辛和汗水栽下一棵棵希望之树。
然而,现实太残酷了。一场风沙过后,辛苦一年的心血荡然无存,不少职工难过得掉下了眼泪。
一年失利,来年再战!倔强的王中强像一匹吃苦耐劳的马一样,耕耘着这片先人放牧的草场,死死守护库布其。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空酒瓶“插绿赏花”中得到启示,找来空矿泉水瓶,灌满水后插上5棵胡杨树苗埋进沙里。几个星期过后,奇迹终于出现了,树苗长出了根须,这5棵树在“死亡之海”扎下了根。
翌年春天,王中强带领官兵用这种方法栽种了4000棵胡杨苗,经过一年的精心呵护,竟然成活了85%,王中强和战友们高兴极了。
他们爬上高处,极目望着这片绿色,不禁感慨:“就跟做梦似的!”
打那以后,王中强更加坚定了他的造林治沙之路,而“五棵树”也成为人武部官兵进军沙漠的精神象征——
每年进驻大漠植树造林,军分区都要在这里召开动员大会;专武干部任职第一课设在这里,民兵整组和开训动员设在这里;执行重大任务,官兵们都要从这里宣誓出发……
20多年间,王中强带领官兵们探索出“固身削顶”“撵沙腾地”“乔灌草齐拉法”等10余种治沙绿化方法,发明了“容器植树法”“秋埋春露法”“模拟飞播法”等栽种方法,精选了沙柳、沙棘等10多个适合沙漠栽种的树种,在全旗推广,苗木成活率很高。
树种活了!远离故土的人们回家了!在王中强的建议下,人武部又将一份无偿支援树种的“承诺书”贴到乡政府门口——“齐心协力来治沙,我出树苗你来栽。”
上世纪90年代,王中强开始带着乡亲们治沙种树,一排排小树苗“嗖嗖”往高蹿,老兵的腰却慢慢佝偻了。有一天,王中强一头跌倒在工地上,大口大口往外喷血。
乡亲们心疼地说:“老王,这是撅着了。”
“撅着了”的王中强却一天也不愿歇着,养好了病,他又开始栽树。谁要是想动他一棵树,他跟人拼老命的心思都有。在他的精神感染下,整个杭锦旗掀起一股股“绿色浪潮”,“政府林”“企业林”“学生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茫茫沙海。
如今,人武部在沙漠南沿建起了占地7.6万亩的“万亩林”生态基地。这条“绿色飘带”始终以每年200亩的速度,涂染着荒漠,逼退黄沙。
潜心护绿,让无人区变成聚宝盆
汽车沿着库布其沙漠里的109国道,一路向西。
小吃店、超市、农家乐的招牌不时闪过。在不少农家院落里,还能看见颜色鲜艳的越野车等待租赁。
治沙与治穷并举,正让越来越多背井离乡的外迁村民回归故里。
“被风沙赶走的父母亲,念念不忘的始终是这片乡土。”回到幼时的故乡,老兵王保虎眼里涌动着幸福的泪花。
2012年从部队退伍回来,王保虎就向人武部申请,自愿在自家牧场植树。
短短几年间,他家原本已经完全沙化的牧场,又重现生机:满眼的绿色,成群的牛羊,绿油油的庄稼。父母向往的生活不仅回来了,而且比过去更好。沙地种上树,父母担任护林员,日子越过越红火。
“过去让人望而生畏的无人区,正变成勤劳致富的聚宝盆。”治沙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人武部官兵没有停歇,继续带领乡亲们向沙漠要效益、奔小康。
近20年间,王中强领着官兵在“万亩林”生态基地里种树、种庄稼、种蔬菜、种药材,并用形成的“植物链”来饲养牛羊鸡鸭,养殖动物30余种1500多只。周边的农牧民,瞅着这一“种养殖混合模式”又环保又经济,络绎不绝前来取经,纷纷加入“治沙致富”的大军。
沙漠种沙柳,沙柳养绿地,绿地变良田,良田种饲草,饲草搞养殖,养殖变资金,资金再投入……良性循环的治沙模式,让昔日沉寂之地渐渐热闹起来。
民兵乌日更达赖,得到人武部的帮助后,在自家的草场开始种植沙柳,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已拥有林地3万余亩,养殖牛羊数百头。如今,靠绿色理念致富的他,不仅住上了新房子,开上了小汽车,还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沙漠里种下一棵树,就是种下了希望。”如今,已经退休的王中强,仍然每天都要去“万亩林”走一圈。他对牧民说,自己是库布其沙漠走出来的苦孩子,顶着库布其沙漠的风沙长大,咱们只要肯吃苦、爱动脑筋,就一定能走向富庶。
在杭锦旗,靠植树致富的牧民越来越多,当地牧民每户每年都能从植树中获得数万元收益,家家户户安上了风力发电机,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小康”生活真的来了。
黄沙,如今在这里已失去了兴风作浪的气势。今天的库布其,俨然已是各类野生动物、鸟类的新家园,森林覆盖率15.7%、植被覆盖率53%,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样本”。
挺立在风沙中的绿林,不择环境、深扎土地,像极了那一个个耕守在沙漠深处坚毅的背影。
从惧怕沙漠到亲近沙漠,从征服自然到尊重自然,库布其治沙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一个个身影仍在坚守。
10年间,有170余批次的团队来到“万亩林”生态基地参观,数万中小学生参与到造林治沙的行列中来。一个个治沙故事、一片片绿意生机,在这片沙海顽强扎根,播种下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新希望。
图①:当年的王中强;图②:王中强眼中的库布其“绿海”;图③:植树治沙的艰难岁月。照片由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