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不要怕打破坛坛罐罐


■陈大昊 刘国军

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从开始时的8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巨大的损失本可以避免,但由于博古、李德想把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搬到湘西而后反攻,错误的领导和指挥使得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成了大搬家,全部作战部队成了掩护部队。陈伯钧回忆当时的情景:“我们的军团就有1000副担子,什么东西都挑上……供给部、卫生部人很多,连一个石印机都要带上。”正是因为带着这些“坛坛罐罐”转移,造成红军行动迟缓,导致处处被动挨打。

毛泽东同志曾说:“不要怕打破坛坛罐罐”,打仗如此,抓工作也是这样。一些单位之所以出现人少事多的情况,根子就在于,有的这也想搞那也想抓,这也重要那也必要,即便履行了新职能,旧体制下的工作依然全部照单“拿来”、全盘沿袭下来。当然,有些工作不是不要搞,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主要与次要、主业与副业、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如何把握好时间和精力分配的问题。如果什么都想抓,反而会导致什么都抓不住、什么也抓不好的尴尬局面。

其实,很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并非不知道工作的轻重缓急。但在一些人看来,有的工作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完全可以弃之,但弃之又怕出问题、担责任;有的工作犹如“臭豆腐”,闻起来很臭,但吃起来很香,即使捏着鼻子也要多吃几口。如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很多官兵不是投入练兵备战的“急务”,而是忙于应付开会、迎检,甚至被迫造“景观工程”、搞形式主义。这些就像“蜗牛背上重重的壳”,让官兵挣扎在“低效率的忙碌”中。

美国一位保险商人总结发现,在他所卖的保险业绩中,有70%是第一次见面成交的,只有7%是第三次见面以后成交的,而花费在那7%业务上的时间,几乎占到他所有工作时间的一半。于是,他果断放弃那7%业绩,腾出大量时间用于新业务的拓展,终于带来事业的成功。加强战斗力建设,必须认真审视那些“低质量的勤奋”,打破一切“性价比”不高、与战斗力无关,甚至是束缚战斗力的“坛坛罐罐”。想要做到这些,首先是要有效评定其他工作与战斗力建设的关联度,科学评估其他工作对战斗力建设的贡献率,然后按照关联度的紧密、贡献率的大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和精力时间,以“最优算法”获取最大效益。

其实,加强战斗力建设并不难,关键是能否做到“简单”。有人问米开朗基罗是如何雕刻出《大卫》的,他说:很简单,我只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同样,敢于打破无用的“坛坛罐罐”,去掉无益于战斗力的“枝枝蔓蔓”,战斗力建设的“轮廓”自然会清晰可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