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和平,军人心中最甜的月饼


■魏 寅

大洋上,一轮明月,美得让人心醉;海面上,一抹月影,随着碧波荡漾。中秋,这个以团圆为主题的节日,对中国人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寓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军人的中秋,注定有着别样的风景。那最甜的月饼,就是和平;那最美的祝福,就是捷报。

在劈波斩浪的战舰上,执行联演联训等重大任务的官兵,一路风雨兼程,难得与家人见上一面。“不怕狂风恶浪、不怕流血牺牲、不怕任何敌人。”战舰上的标语,既是官兵的精神坐标,也是官兵的真实写照。

在万里之外的维和战场上,武装冲突不断、传染疫病肆虐,但我维和官兵为了和平,告别亲人,远渡重洋,走上阵地。就在这几天,第9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第二梯队官兵,启程奔赴维和一线。

在我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官兵与家人通过视频互致节日问候。他们以威武姿态,展示着大国军队的良好形象,他们肩上的担子重千钧。

军人使命特殊,聚少离多始终是军人家庭的常态。除了牵挂小家,军人更关注着身后的万家灯火,深知哨位连着万里河山。今天的一家不圆,是为了万家的团团圆圆。

今天,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军人的目光理应关注得更远。国家的利益延伸到哪里,军队的使命任务就应该拓展到哪里;百姓的灯火点亮在哪里,护卫和平的那一抹绿色,就应该出现在哪里。

如果给军人定制一本专属的日历,那么每一页都会写着“战”字,而且越是过节,越要强化“战”的意识。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发起于节日的战争,不在少数;节日里的世界,未必安宁。

1932年9月16日,是中秋节后的第一天,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侵华日军以“通匪”为由,将包括老人、妇孺在内的3000多名手无寸铁的百姓,驱赶到抚顺郊外的平顶山下集体屠杀,并焚尸灭迹,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顶山惨案”。

在沈阳九一八纪念馆的展柜里,现存几块已经炭化了的月饼。那是“平顶山惨案”中被屠杀的百姓,还没来得及品尝的月饼。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和平,就没有团圆的家庭、美满的节日。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范围内,战争一天也没有停止,战争也不会因遇到节日而转向。军人的选择,只能是时刻握紧钢枪,时刻守护和平与安宁。

那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个中秋夜,志愿军官兵在阵地吟诵起诗句:“中秋在战地,月是故乡明。亲人望明月,悠悠祖国情。”正是因为胸怀“悠悠祖国情”,志愿军官兵在异国他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

“中秋快乐”,这是节日里最流行的祝福。这几个字再普通不过,却要靠钢枪作保证、和平作支撑。“挡住黑暗,送出明月。”军人会把百姓的“中秋快乐”作为自己的职责使命,牢牢记在心间,义无反顾扛在肩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