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为党为民正确用权


■徐东波

习主席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 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告诫我们,如何为党为民正确用权,是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的现实课题,需要我们每个领导干部深入领悟思考,自觉在实践中正确对待权力、正确使用权力。

为民掌权。“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说过,革命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为了治理好“三害”,他以顽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坚持工作,硬是舍命为36万兰考人民找到了一条活路。历史上,狄仁杰“以百姓心为心”,居庙堂之上而以民为忧;林则徐任湖广总督,针对大河泛滥,“修防兼重”,为民所爱戴。现如今,我们共产党人的权力来自人民,就应为人民掌权,时刻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尽责用权。毛泽东同志曾说:“我当主席了,是革命的需要,要替人民办事。我们是革命者,不能搞打虎亲兄弟那一套,要为人民服务,为大多数人谋福利。”共产党人历来讲求权责对应,用权尽责,什么权能用,什么权不能用,什么是公权,什么是私权,要分开,不能公权私用,坚持有权就有责,失职要问责。党员干部的权力是用来担责的,有多大权力就要尽多大责任。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满腔热情用权尽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规范制权。法无授权不可为,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我们拿到这个政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权力不论大小,只要不受制约和监督,出了边界,都可能被滥用。要健全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扎紧制度笼子,不给权力脱轨、越轨留空子。党员干部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自觉强化制约,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强化监督,加强班子内部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巡视监督;强化公信,列出权力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廉洁守权。回望历史,“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于谦;“不持一砚归”, 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的包拯;被康熙褒扬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都因廉洁用权而青史留名。《官箴》中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毛泽东同志“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亲情规矩”三原则,为共产党人廉洁用权树立了楷模。只有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一心为公、谨慎用权,把党和人民的信任变成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才能在人民心中有威信。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群众利益,一丝一毫都不能占用。党员干部,要正心修身,律己持家,清廉为官,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才能无愧于党、无愧于民。

(作者单位:69246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