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心中的歌


■邵天伟

在家中收藏的上百盘歌曲磁带中,让我百听不厌的是来之不易的《长征组歌》。

认字开始,我便连蒙带猜地读起家中仅有的一本藏书——繁体字大书《回顾长征》。懵懵懂懂读长征,认识自然是肤浅的,但从读这本书起,我便开始对长征那段历史感兴趣。

1983年9月考上昆明师范后,我如鱼得水,得以大量阅读反映长征生活的著作,如《周副主席在长征途中》《忆长征》《我在红军十年》等。参加工作后,我又购买了萧锋的《长征日记》、成仿吾的《长征回忆录》等书。1997年买了电视后,我真是过足了“长征瘾”:《遵义会议》《长征,英雄的诗》《长征纪事》……

我更加了解长征,也更加敬畏经历过长征的英雄先辈:前有天险阻挡,后有凶恶追兵,缺衣少食,酷暑严寒,红军却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长征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巍巍丰碑,长征精神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记得二十余年前,我在师范学校的广播里第一次听到《长征组歌》,情真意切,荡气回肠,震撼人心。第一次听,我便喜欢上它,渴盼着有个收录机能再与它“相见”。只是那时家境贫寒,不敢奢想。

工作后,我买了收录机,想着要是有《长征组歌》的磁带,该多好啊!每次上昆明,我都要去音响门市转转,却总是两手空空,有的店主不解地摇摇头,那神态好像在说:“过时了,谁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1997年3月的一天,我在春城青云路找到梦寐以求的它。回到家,顾不上喝杯水便开始欣赏。

这组歌曲我不知听了多少遍,但每次听,我都仿佛身临其境,嘴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心会随着红军的脚步跃动,血会随着长征的胜利而沸腾——听《告别》,我仿佛看到“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的感人场面,苏区人民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衣裳,送鸡蛋,依依不舍,泪流成河;听《遵义会议放光辉》,我会为迷雾途中盼到太阳的红军将士高兴;听《过雪山草地》,我为红军“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的处境揪心;听《大会师》,我耳边仿佛听到“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心中无比幸福……

《长征组歌》那深刻凝练的歌词、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带给我美的享受。这部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歌词出自一位文武双全的开国将军——萧华之手,一切源自亲身经历,出于真情实感,字字饱蘸心血,句句铿锵高昂。而晨耕、生茂、唐诃、遇秋四位作曲家,全部来自军旅,战士情怀,英雄旋律。《长征组歌》的词曲珠联璧合,金声玉振,气势磅礴。

这样的歌曲,让我怎能不爱它?是它,让我深深爱上了党,爱上了人民子弟兵,成了党史迷、军迷;是它,让我自觉做好红军的传人,热爱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无怨无悔;是它,让我在前进中信心十足、干劲冲天。

这些年,怀着对革命前辈深深的敬意,我多方联系,认识了二十多位老红军。我曾利用周末、假期拜访过在昆明的多位老红军:张海棠、颜义泉、李彬、熊明发、孙大坤、洛康、王家云……他们告诫我:“做老师的一定要把长征精神教给学生,让它一代代传下去。”当我告知语文教材上有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等诗词及《红军鞋》《九个炊事员》《草地晚餐》等文章时,他们高兴地说:“可要好好教啊!”

现在我家中藏有老红军的赠言、回信、赠书二十多件,再听《长征组歌》,更是倍感亲切、自豪。《长征组歌》,心中的歌,最美的歌,它那雄浑壮美的曲词旋律,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新长征路上勇往直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