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讲,科技能力强弱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可以说谁占领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历史就是这样的吊诡,一千年前的大宋王朝,本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高光时刻:四大发明有三个,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均是集中在宋朝完成或开始应用的,其经济繁荣程度实际上也远超盛唐,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极为屈辱的一页,传统的汉民族政权首次被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完全取代。
我们不禁要问,科技和经济都没有落后为什么也会挨打?是宋朝的军力不行吗?赵匡胤刚立国时军队20万,到宋真宗时军队已达到90多万,宋仁宗后更是扩至125万,军队数量远超对手。是宋军的武器不行吗?宋朝冶铁技术发达,冷锻技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兵器的锋利和坚固程度,步兵拥有射程达400米的神臂弩,1600米的车弩炮。宋军还能熟练运用火药武器,曾予敌以重大杀伤。是宋军的战法不行吗?韩世忠、岳飞所率军队的麻绳大刀战法,吴玠、吴璘兄弟创造的“番休、迭战、垒战”等战法,都曾重创北方骠骑,使对手也发出了“自海上(贝加尔湖)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的哀叹。是宋军的将领不行吗?两宋名将更是数次力挽国运,“宋良将第一”的曹彬,戍边御敌“先忧后乐”的儒将范仲淹,“中兴武功第一”的韩世忠,更不用说还有令敌发出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飞了。
那么,大宋立国三百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徒留靖康之耻、崖山之亡。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回溯中国战争史,挖掘战争胜败背后的故事,似乎能找到答案。指挥体制严重滞后。宋太祖为了防止征战之将难于驾驭,宋军出征不设立战场统帅,而由远在千里之外的宋廷遥控节制。这种背离战争常理的设置使宋军在作战中吃尽苦头。应变机制严重滞后。宋军每场战争均由皇帝预先定下严格的作战方略,甚至定下排兵布阵之形,将士必须绝对照此执行,否则就以欺君之罪论处。这导致打起仗来宋军主将不敢变阵迎敌,经常出现荒唐的局面。兵力建设严重滞后。宋朝实行自愿性募兵制,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藩兵。除了禁军训练有素,厢军不担负作战任务,主要作为役使,而乡兵则类似于后世民兵,藩兵则是少数民族的部族兵。朝廷允许部队经商,大部分军队训练废弛,就连岳飞的岳家军也要靠放贷维持生计。反观金人实行“军民合一”的国防体制,“壮者皆兵”。特别是宋朝皇帝自毁长城,推行乞和求降路线,幻想割地、赔款、遣送人质以换取苟安偷生,这些行为都严重挫伤了宋朝军民斗志。没有幽云十六州的北方屏障、没有长城防线不可怕,心理的长城防线被摧毁才是致命的。精神的陷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远远大于物质的、技术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