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新技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


前不久,“未来科学家”国际夏令营的营员走进科大讯飞公司,近距离了解智能语音科技产品,感受新技术的魅力。
新华社记者 张 端摄

无需土壤,几台水箱和一瓶营养液即可打造“家庭农场”;手掌大小的机器人也有“洪荒之力”,轻松搬运“庞然大物”;与30多种语言实时互译,人工智能让你轻松追逐“诗和远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带来的变革远大于过去任何时期。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工程材料、计算机、生命科学等全球机器人基础与前沿技术正迅猛发展,大量学科相互交融促进,人机协作、人工智能和仿生结构等成为技术创新趋势。近年来,我国传统机器人用户企业纷纷通过自主研发、投资并购等手段介入机器人行业,并通过综合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能服务机器人,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企业。

配备了实时感温设备的灭火机器人,可由消防队员在3公里外遥控进入高危易爆火场;具有鲨鱼的外形及视觉传感器、声呐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水下仿生机器人,能承担海洋测绘、海岸线地图扫描、水下科考等任务;网络雕刻机器人运用全新的服务模式,让“智慧工厂”直接服务用户……当今世界,快速的创新、应用和迭代不仅催生出新的市场,也重塑着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格局。以人工智能为例,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在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领域走在世界前沿,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没有核心技术,就只能受制于人。”业界普遍认为,抓住信息技术,就是抓住竞争力和话语权。在一次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曾提出,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事实上,工信部正加快引导高端装备、精密仪器等先进制造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让创新成果加速落实到产业中。

环顾当下,大数据让个性化生产更加高效,工业互联网缓解了库存压力,共享制造降低成本……告别传统制造逻辑,产业链之间的布局与衔接也愈加多元,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正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必将大大拓展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硬科技所带来的原创核心技术突破,也将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对产业升级产生影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