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军司号制度恢复和完善工作全面展开


本报北京9月11日电 特约记者吴旭、记者刘一伟报道:记者从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了解到,我军司号制度恢复和完善工作正有序展开,拟从10月1日起全面恢复播放作息号。明年8月1日起,全军施行新的司号制度。

据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部队管理局领导介绍,恢复和完善我军司号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继承和弘扬我军优良传统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在强化号令意识、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正规化建设和提振军心士气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我军早在初创时期就建立了司号制度,为保障战争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战争形态的演进和我军现代化建设发展,军号的指挥通信功能逐步弱化,过去以指挥通信为主的军号功能定位,与时代之变、改革之变、战争之变不相适应。此次恢复和完善的司号制度,对军号的功能定位进行了调整与完善,以部队管理为主,兼顾指挥通信和军事文化建设功能。

据了解,新的军队司号制度明确规范了军号使用的时机场合,并明确了司号员吹奏与播放电子号音相结合的司号形式,采取兼职为主、专职为辅的方式调整编配司号员,原有的名目类、勤务类、战斗类、仪式类四类109种号谱,将精简优化为作息类、行动类、仪式类三类21种号谱。

新的军队作息号种包括起床号、出操号、收操号、开饭号、上课号、下课号、午睡号、午起号、晚点名号、熄灯号、休息号等11个标准号谱。10月1日起,驻同一营区的不同单位,由营区管理单位统一播放作息号,也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实施;驻港澳部队、驻海外保障基地部队和其他海(境)外任务部(分)队,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使用作息号;因特殊原因不能播放作息号的,由旅(团)级以上单位确定。

相关链接

人民军队司号制度的历史发展

司号是世界各国军队进行通信联络、实施正规化管理、鼓舞军心斗志的传统手段。红色军号伴随着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聚集了人民军队诸多宝贵精神财富。

我军早在初创时期就建立了司号制度。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国民革命军中编有司号分队和司号兵。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成立后,为保障各级首长调动和指挥部队,在军部副官处编司号班、设司号官,在团、营、连分设司号长、号目和司号员。1931年11月,中革军委总参谋部在瑞金召开红军司号会议,根据部队在作战中反馈的意见建议制定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并发出《关于司号问题的通令》,人民军队首次拥有了自己的号谱和司号制度规范。号谱分为战斗号谱、勤务号谱、名目号谱、仪式号谱四类共300余种。1933年3月,中央在瑞金附近坪山岗设立红军通信学校,开设号兵班次,开始系统培训司号骨干。革命战争年代,军号为保障战争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形成了完善的军队司号制度。全军部队在连编设司号员,营编设司号班,团编设司号排,司号员成为我军基层部队传统的“八大员”之一。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我志愿军团以下部队广泛使用军号,对“联合国军”的心理震慑、士气打击起到了重要作用。1962年6月,原总参谋部通信兵部根据部队在多年使用号谱中的意见建议,重新编印下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号谱》。该版号谱分勤务号谱、名目号谱、战斗号谱、仪式号谱共四类109种,还附录了两类共8个练习曲谱。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战争形态的演进和我军现代化建设发展,军号的指挥通信功能逐步弱化,应用使用范围逐步缩小,部分军营甚至不再使用军号。

这次恢复和完善工作着眼发挥军号在强化号令意识、传承红色基因、正规部队秩序、营造备战打仗氛围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拟将原有的名目类、勤务类、战斗类、仪式类四类109种号谱,精简优化为作息类、行动类、仪式类三类21种号谱,采用司号员吹奏和播放电子号音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刘济美、陈零)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