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翻越高山来看你,玉麦就是咱的家


■本报特约记者 晏 良 通讯员 李国涛 冯 啸

这个夏天,许多军嫂如候鸟般奔赴高原哨卡、海岛军营,探亲到部队与丈夫团聚。转眼间,军娃们将陆续开学,又到了军嫂们结束探亲返回家乡的时刻。

离别哨卡、离别爱人,军嫂们有哪些不舍?今夏探亲她们经历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今天,本版采撷一组军嫂赴边防探亲的暖新闻。感动之余,我们相信,在各级情系基层、悉心关爱军嫂的政策保障下,来年的“探亲季”,军嫂的探亲之旅会更加顺利,探亲的日子会更加温馨、舒心。

晌午,拉萨贡嘎机场,人头攒动。吴海燕带着儿子伍鹭洋刚下飞机,手机便响了起来。

“恰拉山发生塌方,车辆无法通行。”电话那头,吴海燕的丈夫、西藏军区某边防哨点四级军士长伍伟的语气有些焦急。

海拔5000多米的恰拉山,是通往丈夫伍伟所在部队的必经之地。这个消息让刚刚飞抵高原的吴海燕心急如焚。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去年,伍伟主动申请到驻守在西藏玉麦乡的某边防哨点守防。

玉麦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一年来,伍伟和战友们默默守护着这里的每一寸国土——这里,每年有8个月大雪封山,冬天很难吃上新鲜蔬菜,生存条件异常艰苦……

“为啥去守那么苦的地方?”一次通话中,吴海燕忍不住问丈夫。

伍伟告诉她:“这里是祖国的领土。”他没有做更多的解释。

她懂得,丈夫在高原守防14年,“为国守好边防”始终是他内心坚守的信念。

“既然你不能回家,我就带着孩子去看你!”在与伍伟反复商议,并征得部队同意后,吴海燕开始精心准备这趟探亲之旅。

她专门买了丈夫爱吃的豆腐乳和卤鸭,精心挑选了衣物,随身携带的行李箱被塞得满满当当。

一年没见过爸爸了,7岁的伍鹭洋也特别想去看看爸爸驻守的地方。出发前一晚,小家伙兴奋得睡不着,他要妈妈带上自己的模型飞机:“这是我考‘双百’得到的奖励,我要把它送给爸爸!”

8月6日清晨,吴海燕带着小鹭洋、拖着沉重的行李,从重庆启程,踏上了高原探亲的旅途。经过2个半小时飞行,母子二人抵达贡嘎机场。没想到还没出机场,就听到“道路受阻”的消息。

拉萨到玉麦,距离近千公里,途中要翻越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加之夏季高原天气多变,要顺顺当当走一趟很不容易。

让吴海燕没想到的是,她怀着忐忑的心情刚走出机场,山南军分区派来的专车,已在机场外等候。

“嫂子别急,我们正在想办法!”带车干部、副营长次仁达娃迎上前,接过吴海燕手中的行李。

上车后,次仁达娃便向军分区领导请示,并与沿途驻军进行了对接。他们商议决定,先在拉萨暂住一晚,第二天清晨再出发。

翌日,天刚蒙蒙亮,西藏军区保障部为吴海燕母子送来了干粮、水和氧气袋。在大家关切的目光中,汽车向玉麦出发了。

高原风景迷人,吴海燕却无暇欣赏。一想到路上可能出现的种种艰险,她心里就七上八下。“嫁给边防军人,必须有颗强大的心脏!”吴海燕与带车干部次仁达娃,聊起了她和丈夫的故事。

10年前,吴海燕和伍伟还在热恋中。一次,伍伟突然“失联”多日,手机怎么也拨不通。情急之下,吴海燕把电话打到了团部。原来,伍伟所在的工兵连突然接到命令,被紧急派往百余公里外的高原腹地执行任务。那里没有信号……

吴海燕说,那是她第一次体会到“揪心”的滋味。

守防责任重,平时家里的大小琐事,夫妻俩只能通过电话商议处理。有些事一个电话可以解决,但多数时候伍伟只能“干着急”。

小鹭洋2岁那年突发急性肠胃炎,吴海燕一个人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前后折腾了一个多星期。眼看着小鹭洋病情好转,她却累得瘦了一圈。当时,伍伟在高原执行任务。后来得知这件事,他内心满是愧疚。

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吴海燕吃了不少苦。可她爱伍伟,为了爱,再苦再累她也坚持。

“当我选择身着戎装的你时,就做好了坚强与担当的准备,当我决定成为卫国守防的你的妻子时,就决心成为你事业最大的助力……”

高原探亲的路,比想象中还要难走。翻越海拔5100多米的贡拉山,汽车在颠簸的山路上“跳迪斯科”,吴海燕感觉胸口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胃里翻江倒海。小鹭洋一直在吸氧,高原反应让他脸色发白。

即将抵达恰拉山塌方路段,只见仅容一车通过的路上,乱石遍布。吴海燕一手搂着儿子,一手紧紧抓住车内扶手。

这条公路去年刚修通,极其险峻。道路紧贴着山体逶迤盘旋,另一侧就是悬崖,立于路边的“危险”警示牌无时不在提醒人们:稍有疏忽,后果不堪设想。

吴海燕掏出手机,发现没有一格信号,但计步软件的数字却持续飙升。

“嫂子,咱这是在‘乘车锻炼’。以后要是沙土路修成柏油路,还真没这种体验了呢!”次仁达娃跟吴海燕开起了玩笑,缓解车内紧张气氛。

汽车在道路阻断处停了下来,吴海燕和小鹭洋下车徒步穿越塌方路段。次仁达娃扛起行李跟在后面,他安慰吴海燕说:“山的那一边,部队派来的汽车已经在等咱们了。”

这句话,让吴海燕心里暖极了。

路边工程车轰鸣,道班工人正在抓紧抢修被损路段;身旁,次仁达娃和驾驶员一路搀扶吴海燕;远处,伍伟的战友正在张望等候……此情此景,吴海燕一辈子也不会忘。

走过塌方路段,坐上团里派来接应的巡逻车,吴海燕拿出手机,默默打出一段话:“伍伟,这一路我尝过了你吃的苦,也懂得你的职业,理解了你身上的责任使命。”

吴海燕想,只要有了信号,就把这段话发给伍伟。那一刻,想起即将与分别一年的丈夫相见,她把手机攥得紧紧的。

眼前的路,渐渐平坦。“近了近了,玉麦边关,我们快到了。”车轮飞转,吴海燕眺望着远方。

峰回路转,路边出现两个身影。

“是爸爸!”小鹭洋高兴地大声喊……在距哨点还有5公里的一处转弯,副连长裴子凯和伍伟已经等候多时了。

汽车停稳,吴海燕和儿子推开车门,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从重庆到玉麦,这一路吴海燕和儿子走了40多个小时,虽然一路饱尝奔波之苦,但这次探亲也让她感受到了部队大家庭的温暖。

“嫂子,辛苦了!”抵达营区时,官兵们列队欢迎。吴海燕拉着儿子的手,轻声说:“孩子看看这里,玉麦也是咱的家,爸爸守护的地方便是家。”

图①:伍伟与妻子吴海燕、儿子伍鹭洋遥望玉麦边关;图②:探亲途中,次仁达娃帮助小鹭洋吸氧,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图③:山路湿滑泥泞,汽车陷入泥潭,次仁达娃和驾驶员下车救援。 冯 啸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