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要经历各种类型的考试,必然会碰到既有“必答题”也有“附加题”的试卷。“附加题”是“正题”之外,不计入总分、可做可不做的考题,因而不少人并不在乎它。
如果说,在考场持这种态度及做法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到了生死对决的战场,对不期而遇的“附加题”就万万不可小觑了。换言之,对战场上的“附加题”,我们不仅要答,而且必须答好。
“天下之事,莫神于兵;天下之能,莫巧于战。”活力对抗的战争舞台之所以神秘莫测、精彩纷呈,就在于谁都无法任由自己的性子来设定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对任何一方来说,随时都会遇到或打乱作战节奏、或干扰信息通讯、或破坏协同部署等这样那样的“附加题”。对“附加题”视而不见无异于掩耳盗铃,对“附加题”处置不当必然会陷入被动。
有人说过:“想象力比标准答案珍贵千百倍。”战场上的“附加题”,实际上就是给官兵出的一道道“思考题”“发挥题”,考验的是指挥员的想象力、应变力。战争实践表明,储存在题库里的用兵知识与经验,你能想到的敌人也能想到;写入教科书里的制胜原理与法则,你会运用的敌人也会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未来信息化战争,指挥员最忌讳的是思维被“标准答案”所困,一味在敌知我知的共性问题上反复纠缠,看起来非常认真、非常较真,实则对打赢没多大价值。
战场上的功夫有时全在题外,好多问题看似题外话,却又是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随着我军练兵备战的不断深入,广大官兵实战意识、实战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有的只盯着分数,与积分有关的“必答题”抓得紧、抠得细,而对加不了分的“附加题”能省略就省略,能不做就不做。这些与战争法则相悖的“考场思维”不破除,很容易限制指挥员的创造性,很可能被战场上一道道“附加题”所难倒。
毛泽东曾在一次谈话中说:“考试出20道题,学员能答出10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100分;20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50分、60分。”未来战场存在着一系列的可能,战争远比想象的复杂,谁也无法真正辨清哪些是“必答题”、哪些是“附加题”。唯有多设计一些不限条条框框、不定标准答案的思考题,才能逼近战争真谛,找到制胜战场的好办法。
(作者单位:陆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