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长征副刊/广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和我的“书友群”

——赠书、写书与读书


■杨忠义

近年来,我经常收到别人的赠书,多为回忆录、散文集、诗词集、杂文集、书画集,还有长篇小说、影视剧本、古典解析等。我喜欢这些赠书,每每到手,必先睹为快,一来作者熟悉,二来内容亲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仿佛他们来家串门,风檐展卷,促膝叙旧,岂不乐哉!

我熟悉这些书的作者,尽管他们岗位不同、经历各异、文化有别,但有一点极为共同,就是喜爱读书,善于学习。读书成就了他们的写作,学习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例如,原海航副司令员、首战一江山岛的老飞行员姚雪森,入伍前只读过几年小学,战争年代里频繁作战、行军,他不忘见缝插针识字看书。新中国成立后在飞行工作之余又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提高了文化水平和写作能力。握过枪杆和驾驶杆的手拿起了笔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2014年,90岁高龄之时出版了166万字的四卷本长篇小说《征程四部曲》(《易水河》《狼牙山》《铁血情》《海空恋》),引起读者关注,2015年,他作为抗战老兵乘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北海舰队原副参谋长、抗美援朝击落两架敌机的战斗英模、九死一生的杨汉黄,入伍前是个只读过6年书的“割草娃”,退休后立志撰写回忆录,76岁先学拼音再学电脑,在朋友帮助下,一年多时间敲出来厚厚一本《峰云浪迹》,80岁时正式出版,受到广泛好评。他们的读书和写书精神令人感动,也再次印证了一个早就被印证的道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如水,写书如渠,水到渠成;读书如春之耕耘,写书如秋之收获,春华秋实;读书如生灵之吸,写书如生灵之呼,呼吸才有生命;读书如人之饮食,写书如人出心力,不进饮食,心力何来?不出心力,饮食何值?

他们之所以赠书与我,大约是把我视为“圈子”里人,大家书气相投,惺惺相惜,无形中组成了一个“书友群”。他们知道我骨子里爱书,自幼与书结缘,上学时喜欢啃书,并幻想“作家之梦”。有一次放暑假时,我钻在自家一间小屋内,冒着酷暑高温,写出来厚厚一本草稿,名曰《滹沱河畔》,颇有文艺范儿;高考时第一志愿填写的是人民大学新闻系,并被录取,后因招飞参军而未去。但几十年间,我始终不忘初心,在繁忙的飞行和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和写作,退休后抓住机会,已撰写、编辑了十余本书和十几部录像片。为此,我也便常常自跻此群,也向他们赠书,互相学习切磋,提高文化素养,滋润生活品位,和他们感受着一样的感受,苦恼着一样的苦恼,快乐着一样的快乐。这个“书友群”真好!

回忆我退休后的读书经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谓之“抓紧补读”。刚退休三五年,年龄60岁以前,精力充沛,身体尚健,抓紧补读中外经典名著,弥补被耽误的学习机会,从根本上提高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为写作奠定更好的基础。第二阶段谓之“按需选读”。60岁以后,我开始写作,主要根据写作题材需要选择性读书,例如,我写科普读物《飞向海空500问》时,就选读了《中国航空史》《飞行心理学》《海洋知识》等;写作纪实文学《苏联专家与中国海军航空兵》时,就选读了《当代中国海军》《海军航空兵编年史》以及有关中苏关系的资料等,从而丰富了有关知识,提高了写作质量。第三阶段谓之“快乐读书”。70岁以后,由于身体渐衰,特别是视力不支,难以再读“大部头”,就多读短小精悍书籍、消遣性休闲性作品,也时时浏览网页、微信,接受新知识,跟上新时代。

我钦佩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春作赋,皓首穷经”;我崇尚孙中山先生的“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生活”;我折服毛泽东的“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我欣赏著名作家王蒙的“我以我写荐轩辕”“明年我将衰老,今年我仍兴致勃勃……我仍然不能忘情于文字,忘情于奋斗,忘情于大地,忘情于人民。年龄应该是越积越沉重。但是,我还是想写几篇结结实实的作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生活,对得起文学在历史上最珍贵的担当与爱”。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