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退役,我不想被“关照”
■第83集团军某旅机动保障营下士 行乔丹
参加专项训练、准备演训器材、整理个人携行物资……8月初,我为即将展开的演训活动忙得不亦乐乎。说起这个“忙”,还是我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呢!
7月中旬,我和往年一样,为即将到来的演训活动做着精心准备。作为一名空域管制标图员,入伍以来,我已伴随保障了旅队多次大项活动。如今我服役期将满,心想着能在退役前再参加一次演训活动,闻一闻硝烟味、听一听战鹰声,这五年军旅生涯就没有遗憾了。
然而事与愿违。那天,分队长参加完营里的演训“碰头会”后,单独向分队打算退伍人员传达会议精神:“营党委研究决定拟今年9月份退役人员不参加演训,在家留守。”
为啥不让我们参加?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次训练间隙,我向其他营几名同年度兵吐槽此事,他们遇到的情况也大同小异。
回头细细一想,我发现了其中的端倪。自从上次旅里对满服役期人员走留意愿摸底后,分队对我们这些人员好像格外“关照”:油库、弹药库等重要敏感目标不安排我们值勤了;大项任务不让我们参加了;就连分队主官对我们也变得分外客气了。
抱着不想被“关照”的想法,我敲开了分队长的门,“队长,虽然我的意向是今年退役,但还想站好最后一班岗,组织上怎么就不让我参加演训呢……”
听我说完,分队长语重心长地说:“小行,营里这么安排自有道理,再说留守工作也一样重要嘛!”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我不好再辩驳什么,只能悻悻地出了分队长的门,心灰意冷地想着过一天是一天吧。然而,这也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疙瘩”。
不承想,旅里组织的一次满服役期人员座谈会让事情有了转机。在自由发言阶段,我思来想去还是把心中的不快向旅领导说了出来。
那周的交班会上,旅领导向各分队主官了解完相关情况后,明确表示:“不能用老旧的管理思维,消极‘保安全’,而应当多打‘事业牌’,争取留住更多骨干人才……”
回来后,分队长及时传达了旅交班会精神,并当场宣布拟退役人员同样可以参加今年的演训。听到这一消息,我心中的“疙瘩”瞬间解开了。很快,分队公布了今年参加演训人员名单,而我名列其中。
(任 帆整理)
临近退伍,我渴望被“善待”
■火箭军某旅一营上等兵 申贵士
连队担负上级值班任务以来,工作量比往常差不多翻了一番,一周下来着实让人累得够呛。终于等到周末,我一大早就跑到连部,兴致勃勃地领出智能手机,和几名战友相约“开黑”。
正当我们满怀信心对“敌方高地”进行围剿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哨音,紧接着响起连队值班员洪亮的声音:“全体满服役期人员,操场集合!”闻此,我内心的兴奋瞬间全无。
放下手中的游戏,我无奈地叹了口气,极不情愿地跑向操场。集合途中,我向身边战友发牢骚:看来又有突击任务,美好的周末又要泡汤喽。
果不其然,单位新到一批物资装备,卸车、搬运的活儿又落在了我们这些人头上。不过牢骚归牢骚,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近三吨的物资装备通通归拢入库。
满头大汗的赫正焜,气喘吁吁地向值班员埋怨道:“每次出公差就我们这几号人,照这样下去,怕是在退伍前身体就得散架。”几个同年度兵也随声附和,纷纷吐槽太扎心。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就在这个时候,指导员又急急忙忙地跑过来,说是晚上有一场慰问演出,让我们几个老兵发挥一下作用,帮着搭一下舞台。看着大家不情愿的表情,指导员拍了拍我肩上的灰说:“老兵就是一面旗帜,要站好最后一班岗,退役前多为单位出力也应当!”哎!指导员这顶“高帽”一戴,我这到嘴边的话也只好咽了回去。
接踵而至的公差勤务,让我的心情糟透了。要知道,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承担了营房修缮、物资转运、会场布置等大大小小的杂活十几项,根本没闲着。
对于连队这一做法,起初我十分不解,直到一名老士官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这是连队的‘老传统’,怕你们闲出毛病来。”
一天晚上,营里召开“老兵解难会”,借着这个机会,我一股脑倒出了苦水。没想到的是,营长当即表态:连队给满服役期人员安排任务要科学合理,严禁胡乱加码。
打那以后,我的连队一日生活终于回归正常,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冯丹阳整理)
编余小议
人员管理切忌“另眼相看”
又临退伍季,上面两则新闻反映的现象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编完这组稿件,不由让编者想到一个成语:另眼相看,意思是用另一种眼光看待。
服役期满,个别战士可能会出现思想波动、工作松懈等情况。但若就此片面地认为满服役期人员就属于不放心、不安全、不稳定群体,对其“另眼相看”,甚至采取超常的管理举措,这种做法不可取。
人员管理切忌“另眼相看”。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继续留队的还是选择退役的,都是与我们一起摸爬滚打、朝夕相处的战友,管理上应一视同仁,切忌给部分同志造成受歧视或特殊对待的感觉,这样才能更好体现平等的同志关系,才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