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航渡和陆上快速机动能力的两栖装甲车辆,是现代登陆作战的“标配装备”。然而,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直沿用着30多年前的老装备——“两栖突击车”。这样的境况有望得到改变。近日,英国BAE公司获得一份合同,开始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小批量试生产新型“两栖战车”。这意味着,经历了几十年的坎坷探索后,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栖装甲车的换装之路终于走到了一个新的节点。
成长之路
从单纯运输向突击转变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国家都对发展水陆两用车辆产生了浓厚兴趣。美国也不例外。1935年,美国工程师唐纳德·罗布林设计了一种名为“鳄鱼”的履带式水陆两用车辆,引起了美军的极大兴趣。在此基础上,美军研制出第一代两栖装甲车——履带式登陆车。
履带式登陆车的出现,大幅提高了登陆作战中从舰到岸的运输速度,并彻底改变了此前官兵近乎“裸奔”的登陆过程,有效降低了人员伤亡率。1941年7月,第一批履带式登陆车列装美军。一年后,该车在太平洋战争瓜岛战役中一战成名。
战火成为战车快速发展的“燃料”。从1942年到1943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共研制出3型履带式登陆车。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生产的履带式登陆车共有18600多辆。在太平洋和欧洲的海滩上,此类装甲车随处可见。毫不夸张地讲,履带式登陆车几乎撑起了美军在太平洋的两栖登陆作战。
如果说二战及战后一段时间,履带式登陆车的主要功能是运输的话,那么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美军对两栖登陆车的需求逐步向突击转变。1977年3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对履带式登陆车进行现代化改进。基于新的战技术指标,1985年美军将两栖登陆车更名为“两栖突击车”。这一变化标志着,履带式登陆车从单纯的两栖运输车辆升级为作用更广泛的装甲突击车。
如今,“两栖突击车”已经形成一个车族系列,包括突击车、指挥车和维修车等。凭借优异的性能和合适的价格,美国的“两栖突击车”还广泛出口到韩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地。
远征之殇
从不务正业到饮恨而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新兴海岸防卫力量的岸基反舰导弹快速发展。近岸防卫圈的扩大使美国海军陆战队由舰向岸的机动距离被显著拉大,由此产生了“超视距”作战理论。从这一新理论的视角来看,美国海军陆战队当时的两种主战装备似乎都有点不够用了:气垫登陆艇目标太大、防护能力较差,而“两栖突击车”速度太慢、登陆用时太长。因而,美军计划装备一种水上速度更快、地面机动性更好、火力和生存力更强,并具有指挥控制功能的两栖作战平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先进两栖突击车”项目应运而生。该车将设计重点放在提升航渡速度上,其水上最大机动速度比“两栖突击车”快3倍多,同时还增强了火力和防护能力。
“先进两栖突击车”测试定型后不久,伊拉克战争打响。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职能转变越发清晰——从属性为“海”的两栖登陆作战转到属性为“陆”的远征作战。“先进两栖突击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抢滩登陆,而是载着陆战队员游走在科威特、阿富汗和伊拉克境内的各条公路上。
可是,面对公路边随处可见的简易爆炸装置和火箭筒,“先进两栖突击车”的“皮”显得实在太薄了。如果把装甲加厚,它又会因为太重而无法航渡。为了彻底纠正“先进两栖突击车”这种“不务正业的状态”,完成海军陆战队的华丽转身,2003年9月10日,“先进两栖突击车”项目正式更名为“远征战车”。
不过,“远征战车”项目并没有完成它的“远征”。它的耗油量是“两栖突击车”的2倍左右,运货量却只有后者的一半。它引以为傲的高航速,在遇上恶劣气候和特定环境时也会沦为摆设。性能不稳定,拉长了研制周期,导致“远征战车”研制费用大幅攀升。据报道,在“远征战车”项目下马的当年,它的单价已经接近M1A1主战坦克的2倍。这些问题决定了“远征战车”饮恨而终的命运。毕竟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
从根本上讲,作战任务的转变才是“远征战车”下马的罪魁祸首。在无迫切登陆作战需求的背景下,两栖车辆由舰向岸的高机动性无异于“鸡肋”。
官兵之盼
满足实战需求是王道
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而言,经历了旷日持久的地面战争后,官兵们对增强装甲车辆防护力的呼声不断上涨。因此,美军必须要发展新的两栖车辆以填补能力缝隙。
由此,“两栖战车”横空出世。不同于离经叛道的“先进两栖突击车”和“远征战车”,“两栖战车”从一开始就拥有比较切合实战需求的指标要求。例如:必须能够从两栖舰上自部署,一次性搭载17名陆战队员并以不低于8节的速度进行航渡,具备多地形适应能力和不弱于M1A1主战坦克的机动能力,能够抵御直接与间接火力、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的威胁,等等。
综合来看,“两栖战车”的航渡能力与“两栖突击车”处于同一层次,防护能力和陆上机动能力则大幅提升。基于这种理念,“两栖战车”用8个轮胎换掉了2条履带,使自己更轻、更快、更易保障,从而更加适合城市攻防战斗、维和、反恐、伞降、机降等作战样式。
除了“两栖战车”,美国海军陆战队还有一款8×8轮式车辆也能搭载陆战队员且颇具战力,那就是LAV-25轻型装甲车。不过,LAV-25轻型装甲车必须依靠舰岸连接器将其运送到陆地上,更偏重于陆上突击作战。“两栖战车”则偏重于向目标运输兵力,兼顾一定的作战能力。两者在作战应用上是互补关系。
回归之道
百年传承依然“姓海为陆”
也许,有人会问,两栖突击的工作交给直升机或者旋翼机岂不是更合适?也有人质疑,在彻底压制敌方滩头阵地的情况下,用气垫船或者登陆艇直接运送装甲战车就可以,何必非要“两栖战车”在水中晃晃悠悠地前进呢?
这些问号背后,是对传统两栖登陆作战的质疑。《美国法典》规定,美国海军陆战队要有实施两栖作战和地面作战的必要装备。也就是说,发展“两栖战车”是美国法律规定的。另一方面,相对于天上飞的各军种战机,“两栖战车”才是陆战队唯一可以独占的装备。无论是从军种争利还是主观情感上,“两栖战车”都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必需品。
进一步看,装备发展源于战略需求,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栖战车”的发展与自身的战略定位密切相关。在经历了漫长的战略转型和迷茫期后,被冠以“第二陆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找回迷失的自己。
2012年1月,美国国防部、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相继发布了新的作战学说,海军陆战队的定位依然是两栖作战。适当地缩小规模,聚焦于发展海上两栖巡逻和登陆突击能力,对美国海军陆战队有百利而无一害。
随着美国国防战略转变,传统的两栖作战被再次提上议程。这在美国国会已经通过的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可见端倪。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脱离内陆、回归海洋。显然,这种回归的起点更高。美国海军陆战队未来面对的两栖作战将是含义更为宽泛的“从海上机动并介入”。这似乎与他们70多年前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任务性质比较相似。
武器装备是战略转变最及时、最鲜明、最直接的体现。百年传承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依然“姓海为陆”。陆战队对“两栖战车”的坚持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