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和英雄观


■马立党

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历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和英雄观。

写于1844年9月的《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首部作品,被誉为“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夜”。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正处在建立唯物史观的重要关口,面临着清算当时颇有影响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影响的任务。《神圣家族》一书的副标题是“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青年黑格尔派所作的“批判的批判”对解放无产阶级、改造现实世界无济于事。其错误根源在于运用了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错误的焦点在于对劳动群众历史地位作用存在错误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指出,以布鲁诺·鲍威尔兄弟及其伙伴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的激进的唯心主义成分,宣扬思想自由,倡导进行思想斗争,具有一定进步性,但是在世界观、历史观这一根本问题上是错误的,是必须清理的绊脚石。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曾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活跃分子,然而在实际工作生活特别是在深入劳动群众的考察过程中,在维护劳动群众利益不断遭受打击的情况下,他们愈益发现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缺陷和不足。于是,他们在《神圣家族》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把现实问题归结为观念问题的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二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提出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才是社会历史的发源地和推动力。三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提出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和随着历史发展这一作用必将不断扩大的原理。同时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有以下特点:一是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性;二是强调人民群众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首位性;三是强调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关系的辩证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群众观与英雄观是辩证的,在肯定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和根本作用的同时,并不否定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英雄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和杰出代表,来自于群众、为了群众、代表群众、引领群众;脱离群众的英雄将是孤家寡人;而离开英雄人物号召引领的群众将是一盘散沙。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马克思引用爱尔维修的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充分揭示了杰出人物产生的必然性和不可或缺性。

人类历史长河并不缺乏反映群众观和英雄观的经典作品,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更具科学性,就在于对英雄和群众给予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英雄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相反,历史唯心主义的群众观、英雄观错就错在把英雄人物的意志、欲望、思想等主观东西作为世界的本源和历史的根本动力,错就错在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对立、割裂开来。实践中如果坚持错误的观点,就会要么犯民粹主义错误,要么犯“英雄创造历史”错误。这样不仅不能正确地看待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力作用,而且也不能辩证看待英雄人物的地位作用,继而犯极端个人主义和个人崇拜的错误。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和英雄观,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和伟大事业中,强调既要看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根本作用,又要看到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巨大作用,辩证地看待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的各自作用和内在关系,从而既有效动员广大群众跟党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又推动形成党的坚强领导集体、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拥有坚强政治保证和值得信任与依靠的主心骨,从根本上维护了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