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把握关键培养一流军事人才


■郭若冰

一流的军队必须有一流军事人才支撑。培养一流军事人才,必须与时代对表,确立与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相契合的目标指向、能力素质、方法路径举措。

着眼新时代历史方位,确立世界一流军事人才的表尺定位

坚定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志向。世界主要国家军队无不把树立远大志向作为优秀军事人才塑造的必修课。作为新时代大国军人,要具备大国责任担当,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立起世界眼光、高点定位;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胆魄,树青云之志,做补天浴日之功;具备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先谋而后动,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和智慧勇气,超越自我,跨越巅峰;立起一流标准、强敌参照,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突出最高层次的智慧水准。军事人才是军队的中流砥柱,不仅要指挥艺术精湛、身心品质良好、创新能力领先、综合素质一流,还要具备“博、精、联”的时代特征。博,具备广博宽厚的知识结构、科技素质、人文素质,战略咨询作用发挥凸显,在特定条件下迅速转化为决策能力。精,精通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实践,战略战役素养精深,战术技术高度融合,理技合一、指技合一,在本领域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达到极致。联,联合作战素养成为习惯标准,不断升华联合作战理念、植入联合作战文化、提升联合指挥技能。

把好部队实际需要的能力目标。院校教育要聚焦部队需求实际,坚决杜绝“部队需要的学不到,学校学的到部队没有用”现象。接轨演训场,对表实战能力,适应联合岗位,胜任战备值班,按作战程序处置情况。掌握部队基础训练、应用训练、联合训练的实施方法,具备组织联合情报共享、联合行动筹划、联合力量运用、联合保障协同能力,成为指挥训练的行家里手,实兵实弹演练的明白人。

着眼强军打赢使命任务,培育世界一流军事人才的能力素质

人才是强军之本,打赢之要。大规模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就是要对综合素质标准赋予新内涵、拓展新内容、满足新要求。

听党指挥的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把握大局,从思想上牢牢掌握部队,用优良传统滋养灵魂,激发官兵勇敢战斗精神、顽强战斗意志、过硬战斗作风,在全域多维军事行动中带领官兵一往无前,直指胜利。

备战打仗的职业素养。打赢能力是核心,以备战研战为职业追求,以能打胜仗为主责主业,密切跟踪国家安全威胁变化,军队使命任务拓展,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战争形态,开发作战新概念、研究制胜新机理、提出作战新构想,引领前沿问题、尖端问题研究,在军事实践中不断破解制约战斗力水平提升的瓶颈短板,使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作战理念,在研用结合中固化外延,带领部队遂行军事任务能力不断增强。

与时俱进的信息素质。动态更新信息获取、传递、控制流程,加速拥有信息主导、信息制胜、信息安全的统领意识,不断提升信息占有、信息处理、信息运用能力,逐渐增强信息资源储备、信息技术整合、信息系统集成的综合素质,在“信息刷新竞赛”中领跑时代,加速信息力向战斗力转化,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信息竞争与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

前瞻未来的创新品质。创新品质是动力引擎,基于战争形态从“角力”“角技”向“角智”演变,由硬对抗向软杀伤转化,创造性地认识和思考问题,打破路径依赖、循规蹈矩的惯性思维,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牢牢把握军事发展新趋势,探索战争制胜新法则,勇于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在电磁空间、网络空间、智能化作战等新兴领域,创新军事战略理论、作战运用理论,加快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军事理论体系。

终身笃学的行为习惯。深刻认识未来战争是知识型战争,有明天的文盲必将被淘汰的本领恐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紧跟作战理论、编制体制、作战样式、指挥方式的更新发展,武器装备科技含量高端变化,形成学习素质。坚持不懈跟踪研究战略对手、作战对手和潜在对手,学以致用。发挥军事领域工匠精神,保持学习连续性,在军事基础理论、军事应用理论攻关等方面久久为功,厚实“蓄电池根基”。

着眼三个面向紧迫要求,规划世界一流军事人才的培养举措

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开创军事人才培养新局面,必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遵循军事人才成长特点规律,切实把好整体设计图、定好发展路线图、用好职业规划图,使得军事人才培养蹄疾步稳、重点突出、有序推进。

以英才培塑为导向搞好顶层设计。注重精英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以培育出类拔萃军事人才为取向,着力打造领军型、拔尖型、创新型人才方阵,形成以战略、战役、战术人才为经,军委联指、战区联指、军兵种岗位人才为纬,以联合作战指挥和参谋人才为内核的“金字塔式”人才体系。注重用人才培养方案统领,明确培训要求,优化培训周期,细化建设指导、培养标准、教学实践、保障措施等。注重把握成长成才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统住“严格选拔,联合培养,科学考评,全程淘汰,岗位磨砺,规范使用”控制节点。

以姓军为战为抓手强化职业塑造。锻造职业精神,教研人员树牢教战为战、向战研战的意识,一切为打仗出教学科研成果,打仗需要什么就教练什么,未来战场需要什么就深钻什么。进行专项塑造,建立健全军人职业岗位业绩制度,评估军人职业能力。深入开展作战问题研究塑造,通过兵棋推演、战例实证、实验验证等方法手段,树立打仗导向,打牢作战意识,提升打仗素养,提高实战能力。

以融合塑造为路径优化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是一项多方用力、联动实施的系统工程。发挥院校主渠道高端培养,坚持面向未来、直面战场、超前储备,根据不同职级不同对象进行作战急需、打仗必用能力培塑,完成瞄准实战的塑形。用好部队实践平台历练培养,在部队野营驻训、实兵演习、跨域机动、集中检验评估中加钢淬火、强化磨砺,做好投入实战的塑能。走开交叉培训换岗的路子,加大兵种、军种间融合式、互补式培养,扩大校际交流、院校部队交流,不仅培养作战领域的英才,还要储备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通才,扩充人才资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