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天,绰号“飞鲨”的歼-15战机平稳下降,钩住拦阻索,稳稳停在辽宁舰甲板上。随后,起飞助理凌空一指,它又沿着滑跃甲板起飞,冲向碧空。这一起一落,标志我国国产舰载机歼-15首次完成了航母起降试验。那一刻,国人沸腾。这成功的背后,是为歼-15研制默默付出的中国航空人——航空工业集团“飞鲨”团队。
这是一支坚强的团队,肩负着时代的重托,默默耕耘在战斗机设计、试制一线;这是一支创新的团队,秉承着“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理念,坚持不懈、攻坚克难;这是一支奉献的团队,倾心付出、集智攻关,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诠释了逐梦蓝天、丹心铸剑的无悔人生……
“飞鲨”工程不仅是一次技术创新,更是一次理念更新
现代海战中,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如果把航母比作一名武士,那么舰载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柄“剑”。
“飞鲨”歼-15,是我国首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舰载战斗机。过去,我国在舰载机领域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飞鲨”项目设立之初,摆在总设计师孙聪和他团队面前的,几乎是一次从零开始的“探索之旅”。
研发一款新型战机,包括设计、试制、试飞和定型等多个阶段,各阶段、各环节均涉及单位、部门之间的协同攻关、通力合作。在项目研制之初,诸多关键技术尚待突破,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起步虽晚,“飞鲨”团队有自己的后发优势。当时,面对“一张白纸”,孙聪和他的团队成员可以尽情施展才华勾画歼-15的整体蓝图。孙聪带领团队成员开展了“协同并行工程”,采取设计和制造协同并行的工作模式,缩短了飞机研制周期。“我们用先进的手段、方法和管理方式,争取一切时间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进程。”孙聪说。
用新模式去研发新战机,需要承受巨大的风险。在研制过程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研制进程。当时,有人提出保守的研制方案,建议用老办法去做,但被孙聪否决了。在孙聪看来,“飞鲨”工程不仅是一次技术创新,更是一次理念更新。做好了,整个团队从技术到管理层面都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后来事实证明,孙聪的决策是正确的。
优秀的团队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孙聪深知,作为技术带头人,身上肩负着如山的使命,眼光要始终瞄准最前沿的技术;作为总设计师,他是团队的“指路明灯”,在重大决策面前,要快速找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要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面对坎坷的研发之路,孙聪带领团队成员一路探索、一路攻关,从零碎的资料里找灵感,从失败的案例中寻规律。
再大的困难,也动摇不了航空人矢志不渝的心。一个个全新的设计方案、一次次具有挑战的试验试飞、一项项关键技术的艰苦攻关,硬是将诸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当时,国外有专家断言,中国至少需要5年才能实现舰载机着舰。然而,仅仅2个月后,这一目标就实现了,5名飞行员全部驾驶战机安全着舰。
“我们搞飞机的人,要为减轻每一克重量而努力”
纵观世界航空史,舰载机的发展历程充满磨难。国外舰载机研制过程中,坠机事件时有发生。有人称,驾驶舰载机是“刀尖上的舞蹈”,足见舰载机起降时的惊心动魄。
为确保歼-15各项性能稳定,团队成员潜心研究,突破了一道道难关,闯出了一条条新路。
对舰载机而言,恶劣的海况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关隘,一起一落间,关乎飞行员的生命安全。
位于歼-15尾部的拦阻钩设计是团队创新的亮点之一。在战机降落的瞬间,它可以帮助飞机短时间内减速至零。
好的设计,需要完美的工艺来实现。单单是舰载机独有的拦阻钩,就要解决材料、焊接、热处理等多个难题。在拦阻钩的制造过程中,传统飞机制造的焊接工艺很难达到要求。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师李福说:“由于拦阻钩焊缝比较多,焊接后变形量比较大,会导致拦阻钩很难钩到拦阻索。”最终,团队成员经过反复试验,采用新材料及新工艺解决了这一难题。
折叠机翼是歼-15舰载机设计的又一个创新点。折叠机翼结构件的制造难度很大,需要非常高的加工精度,是舰载机项目成败的关键。
折叠机翼要满足可靠性,就必然以承受更大的自重为代价。飞机作为三维运动的物体,重量每增加1%,性能就下降1%,这是一个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的问题。孙聪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搞飞机的人,要为减轻每一克重量而努力。”
这是一场硬仗。承担折叠结构件研制任务的团队成员清楚,他们肩负的是国家使命,他们的作为,关系着中国航母事业的发展。面对生产加工中需要攻克的诸多技术难题,他们展开了一场攻坚战,与工艺人员探讨工艺修改方案,完善加工程序,最终,创造了中国航空机械制造领域里的一个个新的高度。
有人说,飞机里充斥着大量互相“矛盾”的东西。对于研究结构的人来说,希望它安全可靠;对于锻造强度的人来说,追求它坚不可摧。要想兼顾结构和强度,势必要增加重量,牺牲一部分性能。这就需要总设计师在诸多的“矛盾”中平衡、折中。
什么是创新?按照孙聪的理解:不走寻常路。
在“飞鲨”身上,很多新技术得以运用。比如,团队在设计“飞鲨”时,采用3D打印技术加工钛合金材料。在满足“飞鲨”制造要求之外,也为我国钛合金3D打印技术提供了宝贵经验。
飞机不是一个人的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总设计师孙聪的身后,是一支有技术、肯吃苦、能打硬仗的高水平研制团队,他们以崇高的理想信念,追寻着国人的舰载机梦想。
舰载机从完成设计、验证机试飞再到列装部队,是一个漫长的周期。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舰载机进行试验试飞,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到外场进行科研保障。在歼-15研制过程中,研发人员采取边攻关、边试验的模式缩短周期。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装备技术保障部副部长宋浩伟告诉记者:“外场技术保障工作强度大、条件恶劣,试验中暴露的问题,需要他们在短时间解决。”
长期以来,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航空人的生活状态:必须承受超常的工作强度,面对质量安全的沉重压力,因为他们“一手托着国家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
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不仅孙聪在忙,所有人都在忙。因为工作保密,大多时候,他们的家人并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忙什么。
程梅,在歼-15舰载机紧张研制的那段日子里,她担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综合航电部党支部书记。她80多岁的老父亲住在长春,可她一年也难得回去看一次。老父亲不理解,打电话问她:“一年到头老加班,到底在忙啥?”
那一天,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老父亲打来电话说:“这回爸可知道我女儿在忙啥了!”
谈起此事,程梅泪流满面……
采访中,记者还见到这样一些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
——为了完成一项紧急任务,技术装备中心的员工们连续奋战70多个小时。
——为了加快飞机研制进程,一位年轻的妈妈昼夜坚守科研攻关一线,年幼的孩子生病住院,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电话里对孩子说:“坚强点,不哭啊……”
——在项目进行到关键时期,一位折叠结构件的研发人员主动挑起重担,一人同时操作两台机床日夜赶工……
“飞机不是一个人的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孙聪感慨地说,为了实现舰载机这个梦想,他们付出的不仅是汗水,还有牺牲。
歼-15舰载机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神奇速度”。然而,就在歼-15成功起降航母的举国欢庆之时,时任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的罗阳却因积劳成疾倒下了。
在大家印象中,罗阳太过平凡,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传奇故事,只有平凡至极的踏实工作。或许,罗阳的这种平凡,正是航空人可贵品质的共性。孙聪说:“在航空事业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一旦汇聚成海洋,人们看着就震撼了!”
“相比驾驶战鹰驰骋海天的飞行员,军工人的身影很少出现于聚光灯下。”孙聪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做刀尖“舞者”的道具和编剧。
“通过歼-15舰载机的研发,我们培养了自己的舰载机飞行员,建立了自己的规范,设计了自己的战机。”孙聪笑着说,“比歼-15本身更宝贵的是,我们拥有了一支能够研制舰载机的队伍,这支队伍有能力研制更好的战机。”
照片提供:王 锋、周翌勋、夏榕泽
版式设计:韩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