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卡拉苏前哨:感悟“5042”的精神高度


■本报记者 陈小菁

一个犹如高原雪莲般圣洁美丽的爱情故事,让记者记住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也让一群边防军人“住”进了记者心里。

他们,就是卡拉苏边防连“5042”前哨班官兵。

7月3日,记者驱车4个多小时,来到中塔边境一线萨雷阔勒岭。这里,距离当年的“5042”前哨班还有14公里。

当记者要求前往前哨班时,却被告知,这个曾以海拔高度命名的长驻边防执勤点,14年前已迁往海拔4365米的阔勒买达坂,也就是今天的卡拉苏前哨排所在地。

通往阔勒买达坂的车行便道是条典型的“搓板路”。汽车不知转过了多少个弯,翻过了多少个达坂。蓦地,一个红顶黄墙的哨楼赫然出现在山坳处,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格外引人注目。

记者刚下车,卡拉苏前哨排排长余雷和四级军士长陈建友就把记者迎进哨楼。时值盛夏,高原气温仍在零摄氏度左右,雪花不时飘落,带来阵阵寒意。前哨排不足50平方米的哨楼内,锅炉正常运转;战士宿舍内,暖气片烫手……

捧着陈建友递来的一杯热茶,记者心里暖暖的。

“我来的时候,‘5042’前哨班刚搬迁到这里,当时我们住的是活动板房,冬季靠煤炉取暖;后来新一代保温哨楼建成,我们再次搬迁,新哨所被正式命名为‘卡拉苏前哨排’。”顺着陈建友手指的方向,记者看见哨所对面的山腰处,有一排破旧的活动板房。

虽说只有33岁,但陈建友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很多。驻守前哨14年,让原本内向的陈建友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甚至有些木讷。从24岁开始,老家的亲戚朋友就帮他介绍对象,在近10年的时间里,先后见了十几个姑娘。可因为戍守西陲,不能经常回家,没有姑娘愿意跟他交往。“那时候前哨没有手机信号,想联系却联系不上的滋味,特别难受……”陈建友说。

前年,家里人给陈建友介绍了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两人见面时,女孩说:“卡拉苏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里有个美丽的姑娘——古兰丹姆,能用一生时间去寻找梦中情人,该有多么浪漫……”

“我遇上了对的人!”谈起两人的相遇相知,陈建友引用了一句流行歌词,脸上笑开了花。

回忆起坚守“5042”前哨班的那段岁月,“5042”前哨班最后一任班长、现任卡拉其古边防营副营长刘建伟只是用“很苦、很苦”这样简单的词汇来形容。

当时的前哨班缺水少电。由于山风肆虐,交通受阻,发电机要么经常坏,要么柴油送不上来。有一年,上级给前哨班配发了一台风力发电机,用了不到一个月,狂风就把发电机叶片吹断了。

水和菜供应不上,更是常事。夏天,连队每隔10天派一队官兵,赶着10匹军马,为前哨班送去蔬菜和20桶水。冬天封山后,只能每半个月运送一次,送上来的蔬菜半路上就冻成了冰坨子。最困难的时候,官兵只能吃盐水煮黄豆。

最难驱逐的还是孤独和寂寞。山上风大雪狂,有时候几天迈不出门。话题早已聊完的官兵各自埋头读书,可因为缺氧,有时刚刚读过的内容转眼就忘。

后来,上级给前哨班安装了卫星电视信号接收系统,官兵终于收看到了电视节目。可好景不长,几周后,卫星接收器在一个深夜被狂风卷入山谷。

“接收器是战士们的宝贝疙瘩,一定得找回来。”翌日一大早,刘建伟带着3名战士下山寻找。蹚着深深的积雪,他们从早上找到下午,天黑前才找到。

当战友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把接收器抬回前哨班时,发现接收器已严重损坏,不能用了。“战友们都哭了,我也流泪了。”聊到这里,刘建伟的眼眶红了。

“5042”的搬迁,既宣告了一段艰苦守防历史的结束,又开启了新的守防征程。在入伍18年的刘建伟看来,守防条件是在不知不觉间变化的。

2008年,在驻地政府支持帮助下,从卡拉苏边防连通往前哨排的14公里道路修通了,官兵吃菜难题解决了。

2010年,第一个移动信号塔在位于前哨排不远处的山腰间建成。有了手机信号,遥远的边关前哨不再孤单。

2016年,军地合力为卡拉苏前哨排接通了长明电。

此前,卡拉苏边防连官兵一直饮用卡拉苏河河水。“卡拉苏河”,在塔吉克语中意为“黑水的河”,河水中含有过量矿物质,长期饮用对健康不利。

去年底,在驻地政府支持下,某边防团专门修建了一条8公里的输水管道,一端连着卡拉苏边防连,另一端连着卡拉苏口岸附近的一处泉眼。从此,甘洌清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连队,也流进了前哨排官兵的心田。

今天,卡拉苏前哨排与相距200多米的塔吉克斯坦边防军,共同巡守在中塔两国边境线上,守卫着日渐兴盛繁荣的卡拉苏口岸。

“守防哨所海拔降低了,但戍边的标准没有变。”目睹今日巨变,现任卡拉苏边防连连长吕希强说,“‘5042’前哨阵地,是我们帕米尔边防军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见证。不管环境怎么变化,‘5042’前哨精神都将薪火相传。”

上图:卡拉苏边防连官兵在巡逻途中。曹浩军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