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是什么卡住了“兵师傅”的发展路径

——第81集团军某旅高级士官人才培养保留难新闻调查之一


■狄伯文 郭世海 本报特约记者 赵丹锋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今年高级士官后备条件有无变化……”前段时间,第81集团军某旅技侦装备修理技师许鹏鹏对高级士官后备条件格外上心,隔三差五到机关了解情况。

许鹏鹏的这番表现一度让大伙儿费解。入伍15年的许鹏鹏,先后干过多个技术岗位,并取得多项技术等级资格证书,是连队倚重的骨干、旅队急需的人才。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许鹏鹏都是必留人选,他有啥好担心?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该旅人力资源科探个究竟。据人力资源科干事吴鹏介绍,中级士官后备高级士官必须同时具备7个基本条件——“有专业岗位编制,且岗位空缺”“从事本专业必须满8年”“经院校2年以上正规培训并获得相应学历、参加过中晋高相应培训”“具备参加技师等级鉴定资格或有技师技能等级证书”等等。

原来,许鹏鹏担心的是“从事本专业必须满8年”这条硬杠杠!作为连队的技术大拿,他就像是“救火队长”,哪个岗位需要他,他就到哪个岗位去,但这也导致了他从事各专业均不满8年。作为“兵师傅”,许鹏鹏培养了一批批骨干,很多人走上了专业技术岗位,成为训练尖子,而如今自己却被卡在了后备高级的线外。

按照这个条件卡下来,从某特战旅转隶而来、从事伞降工作11年的郝国辉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有上百次实跳经验、带出3批伞降骨干,郝国辉是伞降专业的主心骨,领导眼里的“宝贝疙瘩”。然而,服役满16年的他,却没有任何院校培训经历。

提到院校培训,郝国辉也满是遗憾。在原单位时,每年培训名额少,好不容易排上号,可伞降实跳和培训时段大部分重合,作为骨干的他离不开,只能把机会让给身边战友。眼看着自己带的徒弟都后备了,郝国辉不由长吁短叹。

吴鹏介绍,转型为特战旅后,全旅有近百个专业岗位可编配高级士官,但目前符合条件的士官较少,这意味着缺编问题短时间内仍无法解决。保留和培养高级士官人才,成为该旅迫在眉睫的事。

痛定思痛,该旅着重在健全预选培养机制、科学规划士官人才路线图上下功夫,把培养关口前移,提前遴选发展苗子,按照“组织考核选拔、制订培训计划、完善档案数据”的思路,组织高级士官发展苗子遴选培养工作,避免再出现想留留不住的遗憾。

系列措施的出台,让有志于长期服役的士官看到了希望。7月初,旅队组织士官选送院校培训,他们严格按照程序,充分结合官兵个人留队意愿、岗位编制和人才短缺等情况进行调查论证,最终13名优秀士官被选送院校参加中晋高士官升级培训。

此次被选送学的中级士官姚福军,今年已经服役满16年,多次在上级比武考核中获得优异成绩。然而,此前由于对士官选取政策不清楚,原打算在年底退役。旅队相关措施的出台,又让他明晰了成长路径,激发了继续在部队建功立业的梦想。姚福军告诉记者,他准备好好参加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回来后争取留队。

短评

人才培养要预留“接口”

■赵丹锋

装修房子要预留接口,人才培养同样需要预留“接口”。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一些部队在这方面尚有不小的差距。有的单位只满足于平时的任务完成,对士官的成长进步没有长远的规划,越是用着顺手的越不愿意送学培训,甚至存在只要自己任内有人干活就行的思想,造成人才培养断档的被动局面。该特战旅本着真正为官兵负责的精神,前置培养关口,科学规划成长路线图,为士官发展创造条件、预留“接口”,其做法值得借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