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记者前往红其拉甫边防连时,是个晴天。
越野车出塔什库尔干河谷,疾驰在314国道上。公路两边,冰山绵延不绝,群山之间的走廊便是著名的塔木太开山谷。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驱车穿行在戈壁上,骄阳炙烤着大地。在玄奘西行近1400年后,这里风萧马鸣早已不再,但依然可以想象当年地平线上迤逦西行驼队的壮观。
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50多年前拍摄的影响几代人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就取景于此。
《大唐西域记》记载的红其拉甫,“寒风凄劲,春夏飞雪,昼夜飘风”。严寒、疾风、缺氧,使得这里成为阻碍向西交流的天堑。
在今天游客的眼中,红其拉甫是蓝天白云,是羊群点缀、马儿咴咴的山间牧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口岸,也是见证祖国繁荣发展的一扇窗口。
记者登上红其拉甫前哨排的瞭望塔,向远处眺望——314国道两侧,一辆辆悬挂巴基斯坦牌照的大货车往来穿梭;国门前,游客紧挨界碑拍照留念。
从瞭望塔下来,记者徒步走向国门。这个季节的高原气候,最是让人捉摸不透,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少顷一片云彩飘过,天空便雪花飞舞。
当雪花开始漫天飞舞时,游客们纷纷往山下走去。一位老人却依依不舍,在国门前与站岗的红其拉甫前哨班战士挥手作别。
“除了高大的国门、屹立的界碑,在我的西陲之旅中留下深刻烙印的,还有驻守国门的哨兵……”交谈中,这位来自北京、名叫王伟强的老人,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几天前,刚刚踏上帕米尔之巅的王伟强,因高原反应晕倒在界碑旁。正在巡逻的两名边防战士立即将他扶到前哨班,给他服用了抗高原反应药,又安排他吸氧。半小时后,老人渐渐恢复。
后来,老人得知,他吸的是守防官兵在紧要关头才启用的“救命氧”。老人感激地说:“我只想多看看这里的边防军人。回到北京后,我一定要把前哨班的故事,讲给更多的朋友听。”
其实,在雪山映衬的国门下,深受感动的何止王伟强一人。走进连队荣誉室,记者不禁惊讶于红其拉甫的奖状、锦旗如此之多。
参观者或许无暇一一记住这些荣誉的名字,但一定听说过那些对常年坚守世界上海拔最高国门的勇士们的赞誉:“高原雄鹰”“喀喇昆仑守护者”……
因为有这样一个英雄的群体守卫,红其拉甫虽然高寒缺氧,但不缺温暖人心的微笑;虽然冰封雪裹,却难掩顽强生命的色彩。
红其拉甫边防连指导员王立面庞黝黑,笑容灿烂、自信。
5年前,从军校毕业的王立主动选择赴红其拉甫戍边。他说:“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
在连队,记者听到最多的是骑牦牛巡逻吾甫浪沟的故事——那才是真正的与死神较量。
前往吾甫浪沟的巡逻路十分艰险,地质灾害频发,冬季风雪肆虐,夏季洪水汹涌。巡逻队唯一可以通行的时间,在每年洪水与风雪的间隙。
有一年,连队组织官兵到吾甫浪沟巡逻。为减轻人与牦牛的负重,时任副连长吕瑞林和战士们在再勒阿甫宿营时,将预备返程时食用的大米、馕饼、罐头埋藏在山坡上。
可当他们返回时,发现埋藏的食物,有的被狼吃掉,有的被狗熊扒落到山崖下。当时,10名巡逻官兵仅剩下随身携带的12个馕饼,他们不得不把馕饼熬成面汤充饥。
由于长时间巡逻,体力严重透支,好几个战士从牦牛背上摔了下来。两天后,官兵只剩下最后一个馕饼,可距连队还有将近一天的路程。大家走一段路,就把馕饼拿出来,每人咬上一小口,再交给下一人……直到回到连队,这个馕仍然剩半块。
如今已是卡拉苏边境会谈会晤站站长的丁心同,曾4次参与吾甫浪沟巡逻。
“每次巡逻,都得格外小心。”在丁心同的记忆里,驻守红其拉甫的那些年,先后有5位牧民进沟寻找自家牦牛却再也没能走出来。
“今天的红其拉甫变化很大,我们的守防条件大大改善。”王立说。在边防官兵眼里,改革强军、科技强边的“红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随着边防执勤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如今连队巡防吾甫浪沟的方式已由骑牦牛发展为搭乘直升机、操控无人机以及与地面摩托化行军相结合的点位巡防。更多现代化、信息化执勤手段,被运用到吾甫浪沟这样条件艰苦恶劣的巡逻任务中,极大地保证了官兵巡逻途中的安全。
走进红其拉甫边防连营区,崭新的营房里,网络室、心理干预室、阳光温室大棚、军营小超市等,一应俱全。
红其拉甫始终是全国人民的牵挂。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全连官兵多次通过镜头向全国人民拜年。
在连队荣誉室,记者看到一条留言:“红其拉甫,始终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标志着高原酷寒艰苦卓绝,更象征着稳固边塞钢铁屏障,象征着守护在祖国西陲的遥远的忠诚。”
此刻,“遥远的忠诚”就在眼前。谁说冰山哨卡孤单,谁说边防战士寂寞?在国门界碑一侧,这些边防军人的身后,是伟大祖国,是13亿中国人民。
上图: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骑牦牛巡逻。姬文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