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十八洞村:最美风景是乡亲的笑脸


■本报记者 王卫东 特约记者 周 仁

从209国道湘西花垣段南行约半小时,汽车驶入一条乡村公路。

这条路,一头通往十八洞村。这是一个人均耕地0.83亩、位于偏僻山谷中的苗族聚居村。它景色秀美,却曾难掩贫困:全村900余人,2013年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为当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

这条路,一头连着中南海。2013年11月3日,习主席来到十八洞村,与苗族乡亲促膝谈心,并提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从此,中国的扶贫之路,进入“精准扶贫”新阶段。

今天,笼罩山寨的贫穷雾霾早已散尽,十八洞村越发秀美。常来宣讲政策的湘西军分区政委高振海感慨,这里的最美风景是苗族乡亲的笑脸。

“精准扶贫,关键在精神脱贫”

“那就是龙先兰家。”来到十八洞村竹子寨,湘西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刘述光指着前面一栋小木楼说。楼虽陈旧,可屋内家电齐全,门厅左边一块白色牌子十分醒目:花垣县十八洞村苗大姐土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龙先兰是合作社负责人。

去年刚离开花垣县人武部政委岗位的刘述光,见证了龙先兰一步步摆脱贫困的过程。龙先兰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曾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3年前,县人武部在村里成立民兵突击队,把他编入队伍并悉心帮扶。靠养蜜蜂、卖腊肉,龙先兰当年就挣了8万多元,如今不但成了家,还带动本村及外乡100多户乡亲加入养蜂合作社。

在十八洞村,龙先兰的脱贫不是个例。

2014年1月,花垣县委扶贫工作队进驻村里时,有村民上来就问:“你们准备给我们发多少钱?”此前,也曾有工作队来扶贫,主要是送钱送物。

“精准扶贫,关键在精神脱贫。”曾在十八洞村驻村两年的扶贫工作队原队长龙秀林感叹,十八洞村要脱贫,最缺的不是钱,而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村民 “等靠要”的思想,精准识贫、精准施策。

不久,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出台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贫困户识别工作做法”,明确了“贫困户识别九不评”标准,召开村民大会当场公布投票结果,识别出贫困户136户53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6.8%。

“面子的事情,群众最敏感。”扶贫工作队现任队长吴式文介绍,为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工作队在进行致富政策、脱贫典型宣讲基础上,组织村民进行互评打分,推行五星级家庭和个人评选办法。一套越来越成熟的建设管理制度,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在农网改造、修路等建设过程中,说风凉话、随意要价的现象随之消失。

人心齐,泰山移。退伍军人、老村支书杨伍玉说,这几年村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大家的心气上来了,干群关系越来越好,村民之间日益团结,形成了脱贫攻坚大合唱的可喜局面。

“没有特殊照顾,却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到村民施成富家,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堂屋正中悬挂的一幅大照片——施成富夫妇与习主席的合影。一群长沙来的游客,正争相邀请老人在照片下合影。

屋前左侧空地是一片菜园,两棵大树间拉起一条“相约十八洞、牵手奔小康”的红色横幅。“习主席就是在他家门前空地上开的座谈会!”双龙镇武装部部长张延松介绍,施成富家建在苗寨高处,视野开阔,对面便是景点黄马岩。

看到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扶贫工作队一进村,便鼓励施成富开农家乐。起初虽有犹疑,但他还是动员在外打工的儿子施全友携未婚妻回乡,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

这几年,村里的路变宽了、合作社火了、来的人多了,电影《十八洞村》也上映了……太多的变化,让施成富心里美滋滋的。去年,他家一天最多接待游客200多人,仅农家乐一项年收入就超过20万元。施成富将房屋翻修一新,还买了两辆汽车。

2016年1月18日,施成富在《贫困户退出确认书》上签字按手印。这一年,十八洞村全村人均纯收入8313元,率先退出花垣县贫困村行列。2017年2月,湖南省扶贫办宣布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

十八洞村出名了,四面八方的人接踵而至。有来学习经验的,也有一些人好奇:国家是不是给了这个村特殊政策和专项资金?

“没有特殊照顾,却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支书龙书伍自豪地说出一串数字:村办矿泉水厂首次分红50多万,正准备给全村人买保险;千亩猕猴桃去年已挂果,村受益70多万元;这几年累计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农家乐开了10多家……去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80元。

靠精准施策发展产业,十八洞村找到了脱贫的金钥匙。眼下,十八洞峡谷公园、乡村客栈等旅游项目即将竣工,生态农业、劳务输出、手工艺品、民间艺术表演等产业稳步发展,随着“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的日益成熟,十八洞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这是每个村都能复制的经验”

2018年6月2日,十八洞村迎来历史上首位造访的外国元首——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他率老挝党政高层代表团到此实地考察,探寻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

走进村精准扶贫展览室,本扬驻足凝望习主席在十八洞村考察时的照片。得知十八洞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短时间内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当即表示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值得老挝学习借鉴。

送走远方的客人,吴式文坐在村口,望着不远处高高的“精准扶贫”红色标牌感慨:实践证明,十八洞村人没有辜负习主席的期望。

见不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也曾有游客质疑村里的发展速度。对此,花垣县扶贫办副主任石万山表示:十八洞村不依靠财政修路、盖房,村里脱贫开发靠的是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他们的经验,已被复制推广到全州、全省。

十八洞村能不能发展长期的富民产业?已驻村4年多的县国土局干部、扶贫工作队队员龙志银介绍,精准扶贫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巩固扶贫成果,让其他贫困村可以复制和推广,一直是他们的工作重点。

按照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十八洞村贫困人口能一次性获得一笔财政补贴。这笔钱怎么使用?村两委用“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的思路,将补贴集中入股,与企业合作建起猕猴桃种植基地。当时还缺大笔资金,是不是到省里去要,扶贫工作队有点犯难。最终,他们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进行贷款,“这是每个村都能复制的经验”。

4年多过去了,扶贫工作队还没有离开的打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介绍,这并不是担心工作队走后十八洞村返贫,而是根据统一部署,工作队撤离起码要到2020年。如今,从村到省5级责任制抓扶贫已是常态,十八洞村两委换届也越换越强,相当于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