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解决自我情感的苦恼,包括受挫的信心和压抑的情绪,就能感受到世界是开放的、坦诚的、温暖的。
与志强的相识还是在两个月前的一次例行训练场巡诊中。此前两周,部队已经开始新年度的野外驻训。驻训地远离营区,在这个季节一眼望去仍是一片荒芜。这里见证了几代军人从徒步奔袭到乘战车飞驰的跨越发展,每次巡诊,除了为伤病员提供医疗保障,我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作为心理医生为官兵们提供心理服务。
最近两年来,部队转型换装,形势任务变换,一线官兵的训练更实了、强度更大了。面临艰苦的驻训条件和繁重的训练任务,部分官兵尤其是首次驻训的新兵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焦虑、抑郁、担忧和睡眠障碍等问题。
志强那一天走过来的步伐有点儿迟疑,站到我的身后没有说话,任由其他战友轮流就诊。直到大家都走开了,他才流露着求助的眼神面向我。我微笑地正视着他,问道:“有什么需要帮助吗?”
“我是一名二级士官,还是班长,一直以来都是训练尖子……但那都是过去了……现在我感觉压力好大,有时候觉得喘不过气来,有时候脾气暴躁……特别是驻训以来,各种烦躁压抑,还睡不好觉……”志强一股脑儿地向我吐露着他的苦闷。
“嗯,听了你的诉说,我很深切地感受到你目前的状态是处于很大压力之下。那你有没有理清楚压力的来源是什么呢?”
他沉思片刻说:“我刚才说的那些荣誉,都是在步兵连队时候获得的,从去年开始,部队换装变成装甲兵,原本我是多么兴奋啊,鸟枪换炮,那作战能力比步兵强多少倍?”说这些的时候他的眉宇间蓦然舒展,但很快又低落下来,“可是……这让我爱恨交织的装甲战车啊……您能理解一个曾经军事素质谁都不服气的兵在新装备面前竟然不如一个新兵的难堪吗?”
“看得出来,你是一个争强好胜、不服输的人,是吗?我想知道,当你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应对的呢?”我尝试从他的个性特征中寻找他困惑的源头。
“我从参军入伍就下定决心努力当个好兵,就是要军事素质优秀,各项工作不落在后面。至于遇到困难,我就是忍耐,不是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吗?”他说话的同时握紧了拳头。
当一个人身陷挫折而无力应对时,其心理境况往往存在3个方面偏差:一是认知会变得片面、固执,常常主观臆断替代了逻辑判断;二是情绪忽冷忽热,时而热情、时而冷漠,有时自负、有时自卑;三是行为意志弱化,缺乏进取心,甚至行为鲁莽。
“你可以尝试从角色的调整来改善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现在部队换装改制,对士兵的素质要求发生了改变,你曾经的本领素质很多方面不适应了,但不是否定你的能力,这些要认清楚。那么接下来,你要去适应新的装备,新的训法,也就是适应新的角色。”我努力让他从旧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志强听了若有所思。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重新认识和接受新的角色带来的挑战。比如你现在,拿出新兵时的热情来学习新装备操作技术;二是在相互交流中学习,主动向别人请教,共同提高。将一个人压垮的往往不是他肩上的重担,而是他扛起重担的方式。”
志强认真地倾听和思考着,他的脸上露出欣喜和羞怯:“嗯,您说得很有道理,我愿意照着您说的去努力改变自己。”
再一次见到志强是集团军的又一次心理巡诊服务。“军医您好!我按照我们的约定请假来见您。”他很主动地向我打招呼,目光流露出坚定。我微笑地点点头,及时表达我对他的肯定,并示意他坐下。
“军医,您告诉我的方法,我回去尝试了。”他憨憨地笑着,很认真地说,“的确,我对问题的看法有偏执,有时候还一根筋,谁说5公里跑得快就一定能把装甲车驾驶得好啊?这些日子,我重新学习了车辆的性能和操作说明,我还作了笔记……真得谢谢您……”
“嗯,你说得很好。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在面临新的环境和生活事件时,相应地表现出3种方式,也会表现为3种结果:一是过于注重主观情绪,个体就会执著于自己的情绪状态,而忽视了目标和方向;二是过于注重客观环境的影响,个体就会被环境左右而导致自己的立场和信念动摇;三是重视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和动机,个体因此绽放出活力而主动改善自我。你觉得哪种方式更有益呢?”我没有给他答案,我给他独立的思考和自我判断的空间。
内心坚实了,你的方向就不会迷失。随着咨询的深入,志强的心结渐渐释然,并开始思考设计接下来的军营生活。
青年官兵怎样实现自我成长,是新时代的大课题。学会解决自我情感的苦恼,包括受挫的信心和压抑的情绪,就能感受到世界是开放的、坦诚的、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