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兵器大观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蛙人坐骑”升级记


■刚桂虎  栾益峰  兰济民

制图:梁 晨

怎样才能在水下行走五百公里后顺利登陆,而又完全不被发现呢?在科幻小说《鲸歌》中,作家曾设想:一头名为“波塞冬”的巨型鲸鱼,把一个透明的微型潜艇含在嘴里,搭载人员在大洋巡游,而后悄然接近目的地。

在现实中,神秘的蛙人运载装备一直是各国海军孜孜以求的水下作战“暗器”。近期,中国海军陆战队公布了2018年征兵宣传片,在该片中,三栖全能的蛙人从潜艇鱼雷发射管出击,并使用蛙人运载器潜行。这一镜头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美军也公布了新型潜水器的研发进展。

蛙人部队担负着水下侦察、爆破等特殊作战任务。蛙人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关键时候单刀直入,这要归功于一个不断升级的蛙人运载工具——“水下快车”。

从“摩托”到“吉普”

“蛙人坐骑”在升级

现代意义的蛙人部队首次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意大利海军派遣蛙人驾驶名为“蚂蟥”的“人操鱼雷”潜入港口,用安装在船舷的定时炸弹炸毁了奥匈帝国的海军旗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潜艇、航母与战略轰炸机成为军事力量的新象征,传统的“大炮巨舰”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在暗流涌动的水下,除了“暴力指数”不断刷新的潜艇外,各国也在悄悄锻造一把隐蔽的利刃——蛙人运载装备。

二战期间,盟军和法西斯军队都使用了蛙人运载器输送特种部队参战。其中,意大利海军在1941年两次使用“猪猡”运载器,分别偷袭了英国海军直布罗陀和地中海舰队基地,共击沉2艘战列舰和4艘运输补给船。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期间,蛙人运载器共出击42次,击沉击伤舰船22艘,成功率高达52.4%,蛙人作战成为重要的海战和特种作战样式。

战后,冷战“铁幕”拉开,促使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多个国家大力推动蛙人运载器的研发。按照蛙人的操纵姿态,可将这一时期的运载器分为手持式和骑行式两大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是蛙人助推器(DPV)和单兵作战蛙人运载器(DPD),特战队员用它们完成海上“最后几千米”的渗透任务。

蛙人助推器就像一辆水下摩托车,它的重量在30-200千克之间,可以搭载1-2名蛙人,最大航速3-6节,通常装备有简易水下导航、通信等信息系统。该类装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深受各国青睐。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先后装备了约30多个型号的蛙人助推器。

随着冷战军备竞赛的螺旋式升温,蛙人助推器和单兵作战蛙人运载器的性能显然难以满足美苏争霸的需求,更大型的水下输送平台成为各国海下角力的聚焦点。

如果说蛙人助推器是一辆单人或双人的水下摩托车,那湿式蛙人输送艇(SDV)则更像一辆水下的敞篷吉普车。虽然蛙人输送艇的舱室还是完全浸没在海水中,但一次可以轻松输送一个班组规模的蛙人。

1975年,美国海军启动“海豹输送艇”项目。其中最典型的型号为 Mk8 Mod1,其外形像一只巨大的雪茄,全长6.7米,可装载6名全副武装的蛙人航行约70海里。该艇的部署方式比较灵活,既可以搭乘美国海军的潜艇母艇隐蔽输送至目标区域,也可以“坐船”由作战支援舰投送,还可以“坐飞机”从C-130“大力神”运输机空降。目前,美国和英国都装备有“海豹输送艇”。

“敞篷吉普”的技术难度并不算太大,很多国家都发展了自己的湿式蛙人输送艇。比如,瑞典研发了“潜水海豹”和“鱼雷海豹”输送艇;俄罗斯推出了“赛丽娜”以及“海神”系列输送艇;伊朗、克罗地亚等国海军也装备了不同型号的湿式蛙人输送艇。

从“湿”到“干”

“大洋快车”要升舱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时代的刀光剑影逐渐式微,美国海军“由海至陆”的战略开始盛行,对近岸作战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战场环境恶劣、任务保密要求高等情况下,蛙人部队的隐蔽投送距离从原来的几千米变成上百千米。此时,为执行渗透任务的蛙人们在海中“旅行”提供一方温暖干燥的环境,避免他们在到达战场前被低温耗去过多体能,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更高级的“大洋快车”应运而生。干式大型蛙人输送艇(美军称其为“高级海豹输送系统”),是基于湿式蛙人输送艇开发的一种类似微型潜艇的运载装备,可以由潜艇母艇携带到作战区域后再释放,用于执行破袭或登陆渗透等任务。

“干式航渡,湿式出舱”是干式大型蛙人输送艇最大的技术特色,成员在舱内无需穿着潜水服,密封干燥的人员运输舱,能最大限度减少蛙人在水下航渡阶段的体力、氧气消耗并保持体温。更令人称道的是,干式大型蛙人输送艇还具备接应战斗人员的“回收”功能。相较于湿式蛙人输送艇,干式大型蛙人输送艇“既能去又有回”,投送能力自然更胜一筹。

干式大型蛙人输送艇可在母平台的支持下进行长距离潜航,将蛙人精确送至任务区域。作为蛙人输送艇的鼻祖,意大利在干式蛙人输送艇领域建树颇丰,其MG120/ER型输送艇采用AIP系统,可持续潜航33小时,在携带足够的燃料与补给情况下,甚至可以连续20天支持特战人员作业。这种出色的综合能力成为水下特种作战力量投送平台发展的“最高标准”。

美国的“高级海豹输送系统”可以搭载包括16名特战队员在内的18名航员,水下排水量达55吨,潜深60米,最大航速8节,最大航程125海里。该艇的配置极为“豪华”:高压舱有完备的供氧系统和空调系统,能够净化艇内空气并保温;坚固的耐压壳体,增加了最大潜深,利于避开风浪较大的上层洋面,降噪设计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前向和侧向装有探测、导航和防碰撞声呐,甲板处使用非穿透双桅杆系统,集成有摄像机、电子潜望镜、通信天线和GPS,再加上自带的惯性导航系统,保证“不迷航”。

如此“豪华”的舱室,自然价格不菲。据悉,一套“高级海豹输送系统”的建造成本高达数亿美元,比一些国家的攻击型潜艇还昂贵。因为成本超标等问题,美军只能另起炉灶。2016年,美军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订了价值1.66亿美元的合同,计划在未来5年内建造3艘新型干式作战潜水器。今年5月,美国已经开始生产这种新型干式作战潜水器。美国海军陆战队尤其重视该类装备,将其列为高度机密的重点发展对象。

科技助力发展

“瞒天过海”有新招

近年来,海上主要作战样式大有从“近岸作战”重回“决战大洋”之势。亦可预测,擅长“瞒天过海”的蛙人部队作为对陆作战的一支“突击尖兵”,将承担更多的高难度任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战样式的变化对蛙人运载装备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为满足应对多模式威胁的需求,未来的蛙人运载器将会出现由水下单一模式输送向水面水下复合输送发展、由输送型向输送与攻击结合型发展、由有人作战平台向有人与无人融合式发展的趋势。随着相关科技的迅猛发展,蛙人运载装备智能化、隐身化程度也会更高。

一是强化隐身能力。隐身能力的优劣直接关系秘密渗透行动的成败。当前,反蛙人雷达横空出世,对蛙人运载器构成巨大挑战。美国研发的“冥府守门狗”便携式蛙人探测器,已经装备北约部队。当潜水员、游泳者、自主无人潜航器或蛙人运载装备出现时,该探测器将向作战人员发出告警信号。蛙人运载装备的动力噪音、通信信号都容易暴露自身位置,而蛙人水下进出舱时系统最不稳定,很容易被探测到。改进运载器的隐身性能、降低可探测性和采取更安全隐蔽的出舱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改进动力方案。随着防空和反潜装备的发展,飞机和大型舰艇只能在距离目标更远的地方释放蛙人运载装备。这就要求,运载装备必须具备更强劲的动力和更持久的续航能力。现有运载装备的动力系统主要以电池为主。未来,能量转化效率高达40%-65%的燃料电池或将是更好的替代品。

三是改进导航通信系统。海洋导航通信技术是蛙人运载器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在实战环境中,远离母舰的突击部队常常会遇到失去方向的问题。目前,科研人员希望通过发展水下组网技术、低频远程声通信技术等,提高电磁波、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稳定性,建立与母舰的高质量通讯,利用母舰及体系的搜索能力更好地感知战场。

四是拓展模块化设计。分段式模块化建设与使用是蛙人运载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细致的分段有利于明确功能分区并提高抗沉能力,更换不同的任务模块可以适应不同的任务环境,从而拓展任务类型,实现功能的组合和短时间内转换。

五是开启“有人+无人”融合式发展。近年来,随着无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艇、无人潜航器等武器装备相继出现,舰艇的无人集群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面舰艇和水下舰艇,有人艇和无人艇,甚至舰艇和鱼雷导弹之间的界限,都正在逐渐弱化。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