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中国速度”扮靓国家发展名片

——访《中国铁路40年(1978—2018)》作者才铁军


■王伟宁 中国国防报记者 石宁宁

随着7月1日新的列车运行图实施,全国铁路“复兴号”动车组日开行量由114.5对增加到170.5对,通达23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这是动车在广西南宁屯里大桥上行驶。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引 语

仲夏,西北大地风光如画。“画卷”上,宝兰高铁动车组列车平稳飞驰,车内座无虚席,旅客欣赏着窗外的风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首都北京,八达岭上群山叠翠,鸟语花香。山岭深处,建设者使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精心打造智能高铁精品工程,京张高铁建设如火如荼。

建成通车的宝兰高铁和正在建设的京张高铁,是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条条大动脉贯通东西南北,中国铁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中国,驱动中国加速驶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40年的历程中,中国铁路经历了怎样的曲折恢宏?留下了怎样的发展故事?未来又将描绘什么样的画卷?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国铁路40年(1978—2018)》作者才铁军。

科技创新,驱动中国铁路新发展

“1978年,铁路轨道和车次有限,营运里程只有4.86万公里。去年底,这个数字已增长至12.7万公里。运行里程的不断延伸,大大缓解了人们出行难题。”有着30年记者经历的才铁军,长期研究和宣传中国铁路。他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加大重大基础工程设施投入的同时,注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铁路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上世纪80年代,我国铁路系统发起北战大秦、南攻衡广、中取华东的“三大战役”,建成了举世瞩目的大秦铁路和衡广复线,完成了旨在增强华东地区铁路运力的系统工程。90年代,我国围绕京九、兰新、宝中、浙赣、南昆、成昆、西康等12项重点工程,组织了铁路建设大会战,铁路建设迎来百花盛开的春天。

“1998年后,为抵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才铁军说,铁路作为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骨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介绍,经过这一时期建设,我国铁路干线进一步完善,主要通道运行能力得到提高,路网规模得到扩展、结构得到优化。

此后的10余年,我国铁路建设迅猛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历史上投入最集中、强度最大的时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万亿元,以每天近16公里的速度投入运营。在才铁军看来,科技创新是引领“中国速度”的第一动力。他说,目前,我国掌握了不同气候和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速铁路轨道技术,线路、桥涵建设达国际一流水平,高速技术、通信信号技术进入国际第一方阵,已形成高铁技术综合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才铁军说,短短十几年,我国在世界高铁竞技场实现了从“追赶者”向“领跑者”的华丽转身,主要靠的是科技创新作动力引擎。他透露,我国正在进行高速动车组自动驾驶系统试验,未来的高铁有望实现在车站和线路区间自动停靠、启动和运行。

深化改革,灌注未来发展新动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才铁军看来,伟大诗人屈原的这句诗,也许就是中国铁路改革40年锐意前行的诗意表达。

2013年3月10日至20日,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复兴路10号的铁道部正门,成为当时北京人气旺盛的地方之一——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牌子的西门柱旁,排队照相留念的人络绎不绝。据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披露:我国将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铁道部将结束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才铁军介绍,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铁路在管理模式、组织形态、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铁道部统揽一切的体制机制没有变,“铁老大”的体制弊端导致铁路生产效率低下、负担过重、矛盾重重。

“早在1998年,我国就定下了政企改革的目标,并着手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将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从铁道部剥离出来。”才铁军回忆,当时,数百家铁路系统医院、学校全部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他认为,之于铁路系统历史遗留问题,那次改革的影响微乎其微。

后来,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撤销铁道部,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才铁军认为,此举意义重大。随后,相关部门扭住政企分开这个“牛鼻子”,在转观念、改体制、换机制上啃“硬骨头”、“革自己命”,做了大量工作,各项改革平稳有序,转型发展成效明显,对国企改革具有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铁路系统管理体制也在改变。去年1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18个铁路局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今年6月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混改第一单落地,将引入30.49亿元社会资本,而由腾讯和吉利两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受让了其旗下动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9%的股权。

“‘铁路+互联网’‘铁路+共享汽车’……随着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我国铁路发展将迈出更大步伐。”才铁军说,这几年,我国铁路建设逐步走出只靠国家投资“单打独斗”的窠臼,更加注重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创新融资方式和丰富多元投资主体,为铁路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走出国门,培塑中国制造好口碑

2011年3月19日,第一列全程运行的中欧班列载着惠普公司在重庆生产的电子产品,从重庆出发,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历时16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自此,铁路成为海运、空运之外连接欧洲的第三条大通道。

在才铁军看来,2017年是中国铁路“走出去”的一个丰收年。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中泰铁路项目相继开工;中欧班列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成果,“中国速度”续写古老欧亚大陆新辉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中国和欧洲及沿线国家经贸往来越发频繁,中欧班列已成为看得见、叫得响的成果。”才铁军介绍,中欧班列运行7年多来,至今年4月15日已累计开行7891列,见证了中国铁路“走出去”的稳健步伐。

2017年5月30日,印度洋岸边的肯尼亚海滨城市蒙巴萨一片欢腾。当天,全长472公里,连接首都内罗毕与蒙巴萨的蒙内铁路通车运行。这条被肯尼亚人誉为“世纪铁路”的蒙内铁路,是我国首次将全套铁路标准出口到海外的第一枚果实。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走出去’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渐入佳境。”才铁军说,如今,我国铁路以兼容性好的标准体系、通用性强的建造技术、适用性广的装备制造技术、系统性好的运营管理技术,赢得了先进、可靠、性价比高的“中国口碑”。

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展铁路规划、设计和建造,技术装备输出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难能可贵的是,中国高铁装备已实现由产品出口到‘产品+服务’的转变。”才铁军介绍,我国不仅向相关国家和地区销售高铁产品,还在当地建立了售后服务的“4S店”,甚至还在马来西亚等地建了生产基地,实现海外市场的本地化生产。目前,中国中车已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0家分公司。

事实上,自2014年组建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以来,我国统筹铁路设计、建设、装备制造业及金融机构优势资源,合力开拓国际市场创新境外合作模式,有效提升了铁路全产业链竞争力。在才铁军看来,“中国标准”的全产业链输出,有利于发挥制造业和工程领域优势,在带动钢铁、水泥等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能帮助外贸实现平稳增长,实现出口创汇,可谓一举多得。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