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器工业集团674厂某型火炮分系统总设计师刘贵明心中,一直珍藏着两段记忆——一个是“9·3”胜利日大阅兵现场,由新疆军区某炮兵团组成的自行火炮方队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另一个是在实弹演习中,某型火炮在雪域高原打出优异成绩。两段记忆,同一主角,刘贵明参与研发的装备既上得了“厅堂”,又上得了“战场”,这无疑是最高的褒奖。
然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型火炮出自刘贵明和他的团队之手。为了这型火炮,刘贵明倾注心血,带领科研团队历经17年艰苦攻关、不断改进,终于研发出这型火炮。对于刘贵明个人来说,这也是他工作生涯中引以自豪的亮点。
“方案不是在实验室空想出来的,而是要到离实战最近的地方去寻找”
17年,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在刘贵明心中,17年写满了酸甜苦辣,他将生命中最好的17年,奉献给了这型火炮。
过去,我军使用的是老式牵引火炮。操作流程多、机动性差……对接战场,牵引火炮的问题和短板饱受诟病。在一次装备研讨会上,这些问题和短板深深刺痛了刘贵明的心。
“想尽一切办法也要研制国产自行火炮!”从那时起,刘贵明暗下决心,向这个全新的领域发起冲锋。
立誓易,研发难。在一无经验、二无技术的情况下,打造出这款火炮谈何容易。
“打什么样的仗,就需要什么样的装备。”这个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却成了刘贵明当时难以逾越的鸿沟。他多次打电话咨询军队院校专家,请教世界军事强国火炮发展趋势。尽管专家们提供了不少宝贵意见,但刘贵明一直理不出具体思路,火炮研发迟迟没有进展。
“方案不是在实验室空想出来的,而是要到离实战最近的地方去寻找。”苦苦求索之际,一位老专家的话点醒了刘贵明。为了突破思想桎梏,刘贵明带领团队,开始了艰难又漫长的论证过程。
在驻厂军代室帮助协调下,那段时间,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几乎覆盖全军所有装甲、炮兵部队。从设计思路演算到车内空间布设,甚至各种线路的铺排设计,都要经过反复讨论才能确定。
火炮转向是用“操作杆”还是“方向盘”这一项,刘贵明团队就同上百名坦克、装甲车驾驶员进行过交流。他们积攒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创新设计出新的方向转向器,降低了火炮操作难度,提高了机动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那一年,火炮样车刚出厂就开到了试验场。测试中,这型火炮以出众的性能,赢得在场观摩的军工专家、部队领导的一致称赞。
历经多年试验后,第一批火炮走下流水线列装部队。出厂仪式上,刘贵明意味深长地说:“万里长征我们才迈出了第一步,在形成战斗力的道路上,还有更大的挑战等着我们。”
“只要能解决装备问题,戈壁滩上睡地窝子都行”
这型火炮列装部队,厂家信心百倍,基层官兵却乱了手脚,为何?
面对全新的系统和操作方式,官兵们需要从头学起。尽管刘贵明团队早已做足了解决官兵所遇难题的准备,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部队官兵的求助电话如潮水般涌来。
“装备再先进,不能形成战斗力一切都是白搭。”为了解决火炮操作难题,让官兵迅速上手,刘贵明召集团队成员研究对策:是让官兵来厂学习?还是派技术组前往指导?
几经商议,驻厂军代室领导提出建议:“你们尽管去指导,协调工作我负责,争取去一次就教会一批骨干。”有了军代室的大力支持,刘贵明决定,派出近40人的技术组赴部队现场进行指导,直至部队技术骨干能够熟练操作装备。
庞大的技术组,接待保障是难题。但刘贵明撂出一句话:“只要能解决装备问题,戈壁滩上睡地窝子都行!”
带着这样的决心,刘贵明团队远赴边疆部队。一到部队,团队成员就按照事先划分好的小组,一头钻进基层,手把手为官兵传授驾驭新装备的本领。
专家来了!新疆军区某炮兵团三级军士长熊立辉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这么好的装备,我们不敢盲目操作,生怕把哪里弄坏了,专家来了我们就放心了,可以大胆尝试了。”
经过1个多月的学习,某团官兵可以熟练操作火炮。这时,刘贵明主动找到团领导,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想法:“组织火炮实弹射击。”
刚学会“走路”就打实弹?团领导一时难以决定。刘贵明说:“实弹射击是检验火炮技战术性能的最佳途径。”经请示上级,团领导决定开展这型火炮的实弹射击训练。
消息传来,不少官兵既欣喜又担心。欣喜的是终于可以亲眼领略“战神”的威力,担心的是“冒了泡”怎么办。
为了打消官兵心里的顾虑,刘贵明让技术保障组帮助官兵们进行首炮操作。实弹射击那天,多门火炮在戈壁滩上一字排开。骄阳烘烤着大地,刘贵明从潜望镜望去,地面腾起的热气让远处的靶标若隐若现。指挥车传来侦察参数,技术组人员屏气凝神,根据测算参数逐一操作。
“放!”射击命令下达,炮弹怒吼着破空而出。巨大的后坐力将炮身周围的小石子震得飞起。首发命中!侦察车传来消息,戈壁滩上的官兵沸腾了。
尽管首战告捷,但刘贵明心里明白,面对错综复杂的战场环境,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过不了高原关,就过不了实战关”
那年,该炮兵团赴高原参加演习,这型火炮也随队前往高原,接受极端恶劣环境考验。
令官兵没想到的是,这型火炮上了高原“病状”频发。机动过程中,有时会突然“趴窝”……
身在千里之外的刘贵明接连不断收到部队求助信息。不顾病患,他执意要到雪域高原现场研究解决问题。
身边的同事劝他:“我们设计的初衷是平原地区作战,装备在高原上出了问题也是正常的,何必这么较真?”
没想到,刘贵明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初衷是对接实战,难道在高原地区装备就可以‘撂挑子’了?”
万里赴高原,首先要应对的挑战就是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刘贵明技术组一行6人,到达高原的第二天就病了3个。
高原寒夜,冷风吹得人直打寒颤。帐篷里,刘贵明裹着大衣,带着技术人员一遍遍地翻看设计图纸。
图纸,没问题;操作方式,也没问题。是什么导致火炮“趴窝”?刘贵明同技术组商议后决定,随车到演训场上“解剖麻雀”。
演习地点比宿营地海拔更高,但技术人员没有一个退缩。机动途中,一门火炮出现了故障,刘贵明立即带着技术组展开分析。
在高海拔地区,每行走一步都很吃力。在技术组的指导下,官兵一一拆卸零部件,逐个排查问题……造成发动机动力不足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找到了原因,问题迎刃而解。但技术组并未离开,而是围绕该型火炮“如何适应高原地区作战”的课题,就地开展装备的技术改进工作。
在随后的日子里,技术组和官兵一道解决了火炮高原运用的诸多问题,采集了大量数据,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技术组成员的敬业精神感动着官兵。某炮兵团三级军士长徐广成一直跟在刘贵明身边学习火炮修理。谈起高原经历,他对笔者说:“工厂专家们太拼了,经常一边吸氧一边研究装备难题。”
在那年的高原演训中,该型火炮的精彩表现获得部队领导一致称赞,被官兵们誉为“高原战神”。而那次演训,也启发了刘贵明团队的研发思路。如今,该型火炮经过不断改进,一些性能得到完善,更加贴近实战要求。
“军工人不仅要有工匠精神,更应该有战场意识。”回想起艰苦的研发历程,刘贵明说,他将和团队继续奋进在火炮研发的征途上,为国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照片提供:邵新海、郭晓威
版式设计:侯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