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的雨夜中,西班牙队也离开了。我收到一条微信,一个朋友问我:“传控足球真的走上了穷途末路?”他是坚定的巴萨粉,也是传控足球的忠实拥趸。
这,我还真不好回答。
先来看一组数据,这场西班牙队和东道主俄罗斯队的比赛,“斗牛士”可谓完全掌控着局面,全场比赛控球率达到了79%,1114脚传球创世界杯历史,成功率高达90%,他们的对手传球只有290次,然而西班牙队如此完美的数据却不能为自己带来一场胜利。
继德国队、阿根廷队之后,传控足球的鼻祖西班牙队也离开了,很多人都在问,传控足球真的死了吗?
传控足球兴起于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2008年欧洲杯,老帅阿拉贡内斯将之照搬到西班牙队,结果成功问鼎欧洲杯。此后的2010年世界杯和2012年欧洲杯,西班牙队连续称雄,“斗牛士”君临天下。传控足球,也成为世界足坛的潮流,无数球队开始效仿。2014年,德国队也是凭借传控足球走上世界之巅。
西班牙队尽管在巴西世界杯遭遇滑铁卢,但他们还是选择坚持自己的传控踢法,毕竟这是他们独有的标签,也是他们最擅长的踢球方式。然而通过本届世界杯的比赛,你会发现传控足球似乎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过多的横向传球和回传球,让西班牙队的比赛看起来令人昏昏欲睡,甚至让人感觉是为了传球而传球。
传控足球的核心,是什么?
首先,传控足球的核心不是传,也不是控,而是跑。全场高强度的奔跑,球员不断地穿插跑位,跑出空位和传球路线,只要跑得好、跑得勤,就可以让对方防守球员疲于奔命,最终暴露出弱点。其次,传控足球的难度在于,如何在前场30米进攻区域内产生“化学反应”,进行致命一击。这既需要前场进攻几人组频繁穿插跑动,拉扯空间,也需要队友加快传球的节奏和速度,使对方防守球员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再次,球队最好拥有一个像梅西这样的能以一敌众的超级球星,在久攻不下时可以一锤定音。要知道在西班牙队称雄的岁月里,一直有着托雷斯、比利亚这样的顶级射手。
传控足球,还有一个好处是在领先后可以通过传球来控制比赛节奏,减少体能的消耗,降低后防线的压力。
传控足球死了吗?显然不会,这是绿茵场上的一种踢法,有能者居之。死去的,只是拖沓缓慢的节奏、裹足不前的傲慢和日渐年迈的脚步。当西班牙队的哈维、普约尔、托雷斯等人离开,伊涅斯塔状态下滑,他们的传控足球就失去了掌控比赛的能力,传控也就变了味。
一如全攻全守、防守反击和长传冲吊,传控足球不过是一种打法而已,它不会死,也不会走上穷途末路。因为任何一种打法,都不会是天生的“胜利法宝”,只有遇到了合适的人,它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攻无不克。
曾经天下无敌的巴萨,在内马尔离开、梅西状态下滑之后,传控同样不再犀利,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传控足球对球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它兴盛于有着“传控强迫症”的瓜迪奥拉之手,这并非偶然。名帅瓜迪奥拉短短几年辗转于西班牙的巴萨、德国的拜仁、英格兰的曼城等俱乐部,也不是偶然的,因为没有球员能够多年一直承受这样的高强度踢法,即便身体能够承受,在斗志上也会有所懈怠。
7月2日晚,在顿河畔的罗斯托夫竞技场,日本队面对欧洲劲旅比利时队,正是依靠其娴熟的传控在下半场开始打了比利时队一个措手不及,取得2球的领先,一只脚迈进了八强。尽管最终被对手绝杀,但身材并不高大的日本队还是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传控足球,最终他们是输给体能,输给了自己的身体条件。无论如何,日本队还是为传控足球加了一分。
传控足球不会死,但西班牙队、德国队都到了该改变的时刻。足球是进攻的艺术,也是防守的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顺应潮流而变,在吐故纳新中不断优化,才是一支球队的取胜之道。
诚如,潮流有时会重复。足球的打法,也是风水轮流转,各领风骚三五年。说不定,下届世界杯我们又会看见传控足球卷土重来。
(本报俄罗斯罗斯托夫7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