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的“军队”舅舅


■钟翔

小时候去姥姥家,很奇怪村里的人见到舅舅不叫他的名字,而是冲着他“军队”“军队”地喊。听母亲说,舅舅年轻时当过兵,上过战场,立过战功,姥姥家桌面的玻璃板下就压着舅舅当兵时的照片,穿绿色军装,戴红五星军帽,模样威武潇洒。

舅舅年轻时,正赶上甘南和藏区平叛,舅舅积极响应号召,入伍成了一名炊事员,跟随先头部队深入雪域高原,日夜行军,从事艰苦的后勤保障工作。部队每到一地,先得休息几天,补充不支的体力。但舅舅往往来不及休整,顾不上疲劳和出现的高原反应,而是先四处寻找柴草,烧火做饭,为大家准备伙食。

完成剿匪任务后,参战的战士服从上级安排,各自回乡,过回从前的日子。舅舅回来后,沿袭祖辈的生活方式,依旧当起了农民,在大山的皱褶里耕田种地,打柴放牧。

舅舅家在甘肃省中南部一个叫狼哇沟的少数民族山区里,那里山高沟深,偏远落后,偌大的村子里只有舅舅一个人当过兵,很是光荣。就像“张裁缝”“王铁匠”的称谓那样,舅舅退伍回乡后,村里人就用“军队”代替舅舅的真名称呼他,慢慢地舅舅也习惯了,“军队”似乎真成了他的名字。干农活休息聊天时,村里人总让舅舅讲讲他在部队的事,因为舅舅当过兵,在村子里算见多识广的。舅舅就讲起他们剿匪的经历,村民们是百听不厌,也不由得跟着舅舅一起感叹如今的安稳日子来之不易。

后来,国家实行优待政策,对没有正式职业、家庭困难的退伍军人给予必要的照顾。舅舅退伍后常年在家务农,种几亩薄田,天气十年九旱,日子过得艰难。我原以为这个机会很难得,舅舅的一些战友得知消息后也都在找熟人快速办理手续,及时上报材料,希望能尽早享受政策优待。没想到,舅舅对此看得很淡,没放在心上,他说分到的地打下的粮食够吃,没必要再向国家伸手。

后来允许农民经商,很多村民都开始编竹席,养鸡鸭,到集市卖了赚钱。舅舅还是不做生意,不和村民一起经商。为啥?大家都管他叫“军队”,他怕坏了军队形象,有辱军人尊严。舅舅仍旧保持乐观的性格,过着“一亩地两头牛,婆娘娃娃热炕头”的日子。

后来舅母积劳成疾,不幸离世,家中的生活重担都压在舅舅一人身上。随着孩子长大,要娶妻生子、分家盖房,舅舅实在是觉得经济压力大,便用在部队里学到的厨艺,到就近的清真寺里当厨师,补贴家用。没多久,舅舅的厨艺就名声在外,不少机关和饭馆都想高薪聘请他,可舅舅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不图名求利,只想静下心过日子,就婉言谢绝了。在县城工作的我,一度还想替他写份领取退伍军人补助的申请,可舅舅愣是没同意,说日子总还是能过得下去。

多年后的某一天,我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说舅舅过世了。我赶去舅舅家,看到不少亲戚和邻居都前来送葬,院里院外都站满了人。看到躺在床上的舅舅面容安详,我想,“军队”舅舅一生心地善良,胸怀坦荡,这脸上的从容之光,一定来自于心灵,是人品的折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