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四级军士长王永峰

“韧”性到底


■严岩

入夏气温陡升,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让人呼吸急促。

那颗未爆弹弹体静静躺在土中,保险销已拔出,此时任何微小的触动都可引发爆炸。重达80斤的排爆服内,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爆破技师王永峰早已是满头细密的汗珠,他与副手正一步步抵近弹体,准备放置炸药进行诱爆。这时,副手不小心脚下带起小沙砾,飞向了弹体。

“卧倒!”王永峰朝着弹体反方向一把将副手按倒在地,时间仿佛戛然而止……

爆破危险无处不在,每一秒都是技艺与心理素质的考验。这项工作王永峰一干就是15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危险是有,但咱拼的就是‘韧’性,对爆破有种执念。”

那年夏末,塞外坝上的炮兵阵地火舌喷射,一枚未爆炮弹召唤着王永峰走上“战场”。

暮色浓重,他一人抵近现场小心勘查,大雨突然而至给爆破工作增添了不少难度。他一手拿手电,一手用随身携带的小型探测器对杂草深处斜立的炮弹进行检测,确认炮体稳定后,再用小锹一点一点对炮体进行挖掘。

“要不要等雨小点再作业……”天边又响起一阵惊雷,雨珠串成线反复敲打着大地。

只见王永峰继续小心谨慎地将炮体横置,有条不紊地在引信部与战斗部安装起爆器并将其中装满炸药,他接着用电雷管将两个起爆器进行串联。随后,拖着那近百斤的湿重行头,王永峰跑到了200米外的起爆点,按下红色按钮,夜色中闪着亮光的炸点猛烈燃烧……

前年,王永峰远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我国工兵任务区内不时发现因当地武装冲突留下的弹药需要爆破。外军弹型与我军弹型差异较大,王永峰利用休息时间走访驻地各国友军请教弹药问题,一心扑在了爆破研究中。地球的另一端,妻子腹中的双胞胎突然出现了早产征兆,相隔万余公里,王永峰把无法陪伴妻子渡过难关的亏欠化作执行任务的动力。

工兵连正在进行修路作业,挖掘机突然挖出一枚小型陈旧弹体,这突发情况让大家的心顿时悬了起来。

“我见过类似弹体,我来爆破!”做好了爆破准备,王永峰朝着弹体“摸”了过去。一番观察后,他发现这枚弹体与友军介绍过的一种弹体结构非常相似,锈迹斑斑的引信暴露在外,已经开裂,稍一碰撞就可能爆炸。王永峰带着副手动作轻缓地对弹体布设起爆线路,动作精细得宛如一台外科手术,经过半小时的紧张操作,这枚“未知”弹体成功爆破。

几次化险为夷的爆破经历让王永峰成为联合国任务区内小有名气的“爆破专家”,那枚闪亮的“维和勋章”就是他给妻儿最好的礼物。

目光再回到不久前的这次任务。小沙砾的碰撞并没有引爆弹体,“王技师,咱要不要……先撤回去……”副手从地面爬起略带紧张地问道。

“击针应该还没有击发火帽,你先回撤,我来继续作业!”王永峰双手沉稳,依旧按部就班地铺设引爆装置。时间点滴流逝,“隆——”一声闷响,险情宣告解除。

“说完全不怕那是骗人的,可心里有种执念,这‘硬骨头’咱肯定能啃下来!”走下爆破场,王永峰一边摘下那满是汗水的头盔一边对副手说道。

还有一年将满四级军士长的服役期,这个经历险情数十次、爆破弹药上千枚、3次荣立三等功的硬汉,说他要继续坚守在战位上,“韧”性到底!

(图片摄影:李长毅)

心声

老兵本色是担当

■王永峰

每一次和死神掰手腕的底气,不仅源自日常的千锤百炼,更源自军人的使命担当。越是危险越向前,才是老兵本色。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