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二级军士长朱纪华

盐渍的“年轮”


■郭阳 张洪亮

封面人物:朱纪华

午后热辣的阳光炙烤着戈壁,极目远眺骆驼刺零星分布,顽强地宣誓生命的尊严。

朱纪华一脚踩在地表温度逼近70℃的沙砾上,能明显感受到像有一团火从脚底板蹿到脖子根,豆大的汗珠不听使唤地从额头滚落。

“驾驶室温度升到40℃了,今天我先来!”朱纪华扎紧腰带,对旁边的战友孙迪使了个眼色,一个箭步抢先钻进主驾驶室。

双脚踩实,插上钥匙,旋动打火……对这个重复上万遍的动作,朱纪华每次都精神振奋,似乎打火装置引发的压根不是发动机引擎,而是遍布他全身的每一处神经。

甘肃敦煌——昆仑山口,在这条2万公里的西行之路上,朱纪华和战友孙迪已度过100多天时间,从料峭寒冬到炎炎夏日,踏过的草原、戈壁无数,经历的扬沙、风雪不停,但始终有两张坚毅的面孔前行在一队人群前方。

新型号列装在即。作为载运国之重器的新型导弹发射车在定型之前,需要设计、生产和使用三方会同进行一系列严苛的试验,检验性能指标的同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朱纪华所做的,就是代表参加试验的一线部队,试验这台新型装备在高温、干燥、高原、高寒等极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爬坡能力、转角半径、制动距离……车辆缓缓启动,朱纪华神情专注,不断观察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大家伙的一举一动。

23年前的事仍清晰如昨。“教练,半联动是啥意思?”“车辆起步时突然熄火怎么办?”还是新兵的朱纪华因为脑子活泛、聪明好学,被营里一眼挑中,下连不久就派往集训队学汽车驾驶。结业考试那天,他不负众望全优通过所有课目,让同批学兵狠狠羡慕了一把。

“小朱,取得成绩可不能到此为止啊,你要记得,咱导弹部队,能开大型装备车那才叫牛。”教练临别前的嘱托,让朱纪华脑中不断闪现一个画面,那就是手握方向盘操控导弹发射车,破冰扬沙转战南北。

看着胸前汗水浸过的盐渍一圈圈扩大,就像不断形成的年轮,让年近不惑之年的朱纪华感慨不已:开过2种大型号导弹运输车参与10余次大型演习发射任务,获得过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这些都已是过去。唯有继续拓荒寻路,才能走到目所不及的地方。

眼前这块试验场地满是碎石沙砾,没有一点人车走过的痕迹。车辆一路颠簸向前行进,为了不误碰到油门,朱纪华不得不让右脚尖向上勾起。但长时间小腿和脚踝承压,他明显感觉右腿有些抽筋,继而一阵疼痛,他表情痛苦地把车稳稳停下。一旁的孙迪见状,刚要开口询问情况,他摆摆手示意拿来笔记本,然后写下“垫高脚跟位置5厘米”的建议。“这种路面条件真没开过几次,我缓一缓多试几次,争取多列几条。”写罢,他却没有丝毫“让位”的意思。

“老型号驾轻就熟,不代表接触新装备就一通百通。”虽然和老装备“厮守”多年,朱纪华在对待新装备上不敢懈怠,“多熟悉一秒,就会有不一样体验,为其他人尽快上路提供参考经验。”

车行至海拔4700多米的昆仑山口,有一条通向遥远雪山的天路。在这条路窄、坡陡、弯急的路上,朱纪华来来回回跑了近30天。超过人体承受限度的发动机噪音,长久地在朱纪华耳边轰鸣,让他的听力受到很大损伤,左耳甚至经常出现失聪的症状。一直以来有的慢性肠炎,在高原恶劣的环境下反复发作,让他体重暴减30斤。孙迪看在眼里,主动要求多分担点训练时间,朱纪华车下满口答应,可一上车看到方向盘,就像铁块遇到磁石,硬是抓住不放。

从任务区回到旅里,朱纪华被连日的奔波生生击倒,医生建议他住院全面检查身体状况。可就在办理住院的时候,他从战友口中得知兄弟单位将在一周后执行实弹发射。

“实弹发射场是学习观察装备性能最好的地方,我不能让这么好的机会白白溜走。”他二话没说,偷偷从医院溜走径直往单位赶。

匆匆忙忙,朱纪华再次踏上西行之路,他的身影在阳光下瘦长却挺拔……

心声

胸膛里永远有激情

■朱纪华

人比山高,脚比路长。无论兵龄长短,都应时刻保持潮头踏浪的激情,这样才能走得远、打得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