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履当如是”或许能够避免崴脚摔跤,但这样的人生路毕竟会少了许多“每于寒尽觉春生”的意境
古希腊神话里有司掌命运的三位女神:一位是纺织者,拿着纺锤将命运线缠到上面;一位是丈量者,手握尺子分配应拥有的命运长度;另一位则是终结者,持剪子随时剪断世人的命运线。当然,所谓神话不过是人们闲侃神聊的话,当不得真的。大英博物馆里收藏有公元前5世纪的雕像《命运三姐妹》的残品,她们自身尚且掉脑袋缺胳膊,如何能够掌握别人的命运?
说到命运,详言之,相关论述可汗牛充栋;简言之,无非成功与失败。“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的运势固然令人艳羡,但那只是在讥讽官宦后代。如果人皆如是,功名岂不贬值于“通货膨胀”中。借用经济学的说法,成功的魅力,恰恰在于它是一种具有明显“稀缺性”的资源。即便是努力奋斗了,一个不经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与成功失之交臂。英国哲学家波普已经把其中的逻辑关系说得很清楚了:“规律和趋势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
读过一首法国儿童诗:“假如地球是方的,孩子们就有角落藏身。但地球却是圆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世界。”连孩子都知道世上满是躲不开的烦恼,我们又何必在人生与事业的种种失意和败绩面前,怨怼于“天下多有不平事,世上难遇有心人”的苦情中呢?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就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人非圣贤,既不能保证“自己的社会行动”必然成功,亦不能确定不犯错误。所以有人说,一切深刻的人生都铺垫着大大小小的错误。
哲学上有个说法叫“试错”,通俗点说,就是通过主动的尝试,逐一排除各种错误之坑,在挑战风险中寻找突破。当年汉武帝对霍去病非常器重和偏爱,委以征伐匈奴重任后又劝其学诸子兵法,“循典用兵”败亦有遁词。霍去病偏不领这个情:两河流域的步乘之战岂能与大漠骑兵的轻装奔袭“同框”,“学古兵法于当下又能怎样”?一代名将霍去病一战定漠北,大汉雄风至今说起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敢于“试错”的本质就是勇于突破,“试错”的障碍则往往来自自己的“舒适区”——人处于某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中,会有一种自我麻痹的舒适,没有压力感也没有危机感。19世纪中期,在帝国主义扩张的历史大背景下,西域考古探险时代到来。英国人、德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法国人、日本人……蜂拥而至。他们拥有多重身份和目的——地理学家、考古探险家、军事间谍甚至是盗墓者。他们表现出的掠夺的贪婪,和他们拥有的学问同样令人惊讶,因此被称为“西域文物的刽子手”。那里本应出现中国学者的身影,可在那时,晚清民国学者对西域的关注只限于自己的“舒适区”——从朽绳残简的书本再到引经据典的书本。直至新中国成立,到罗布泊地区实地考察过的中国学者仅有一位。
虽说瑰丽的文化属于世界,但我们的祖辈开辟的“丝绸之路”却要由外人来定义命名,这事怎么说也让人“舒适”不了。
人类文明产生的一种基本模式就是“突破性”(或称“断裂性”),主要特征是在技术、贸易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系统的突破。而中国古代讲究的是“礼者,履之所履也”,也就是说每一步都必须小心谨慎、尊卑有别地迈出。“人所履当如是”或许能够避免崴脚摔跤,但这样的人生路毕竟会少了许多“每于寒尽觉春生”的意境。
因为一段话记住了美国女哲学家安·兰德:“人类发展的道路上,未来是一扇向那些没有放弃认知能力的人打开的门。”我想,勇于“试错”者一定是那些没有放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