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人健康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踝关节扭伤莫大意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 谢 杨

前段时间,我随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医疗专家团来到海军航空兵某飞行团巡诊和宣讲训练伤防治常识。

一名飞行员询问道:“谢医生,我有次训练时不慎扭了一下脚踝,当时觉得没什么事,也没做处理,结果现在一跑步,受伤的地方就痛,非常影响训练成绩,这是怎么回事?”周围不少飞行员纷纷说他们也有相似的困扰。

“这可能是踝关节韧带损伤,且没有进行相应的治疗导致的慢性疼痛。”我向飞行员们解释道:“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关节炎和踝关节不稳,导致脚踝顽固性疼痛甚至反复扭伤。脚踝扭伤在军事训练伤中的发生率很高,请各位战友重视对于脚踝扭伤的处理。”

踝关节由周围的韧带提供稳定性,正常行走时踝关节的轴向负荷可达到自身体重的4.5至5.5倍,跑跳时负荷更高。假如扭伤导致韧带受损,影响了踝关节的稳定,踝穴每增宽1毫米就会导致关节的最大接触压力增加50%。形成扭伤-关节不稳-再次扭伤的恶性循环。

“谢医生,怪不得我这大半年里老是崴脚呢!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症状轻的每次训练前都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配合使用踝关节绷带可增强踝关节稳定性,避免再次受伤。症状严重的则需要进行踝关节核磁共振检查,进一步准确评估伤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随后,我为飞行员们讲解了踝关节扭伤后的阶梯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治疗是刚刚受伤后,需要休息、冰敷、加压和抬高患肢。休息是指通过患肢制动帮助消肿的同时避免进一步损伤。冰敷时应于伤后48小时内使用湿毛巾包裹冰块进行,每次10至20分钟,每天3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以免冻伤。加压是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可以减少渗出、减轻肿胀。但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包裹处远端肢体的肿胀、缺血。抬高则是将患肢抬高,使肢体高于心脏的位置,降低受伤部位的局部血管压力、增加淋巴回流,减少渗出、减轻肿胀。

第二阶段治疗一般在伤后2至4周,其目标是恢复伤员全踝关节活动度及80%的踝关节力量。在第二阶段治疗中,患者需要继续使用功能性踝关节支具,主要进行腓骨肌背伸活动度的拉伸和跟腱牵拉锻炼。

第三阶段治疗则常于伤后4至6周开始。锻炼的项目包括本体感觉、灵敏度和耐力的训练。踝关节的训练并不复杂,借助椅子、弹性绷带就可以自行完成。

“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一般轻度扭伤的伤员,可在2周左右恢复,而严重扭伤的伤员则需要6-8周才能恢复。在恢复期间使用支具或绷带可以有效降低未来反复扭伤的发生率。”最后,我提醒大家,踝关节扭伤很常见,但容易被忽视。一旦引起慢性疼痛甚至踝关节不稳,会直接影响训练,所以需要正确认识、科学预防。

(刘 雨、赵思远整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