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少离多的军人家庭生活中,一个电话聊家常、一段视频报平安,成了兵哥军嫂们维系情感最通常的方式。而即便如此,由于军人身份和任务的特殊性,“失联”仍是军属们经常会面临的煎熬和考验。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槽点和泪点?话题刚抛到“军嫂空间”,嫂子们马上就“炸开了锅”……
毛毛雨:姐妹们,我和老公失恋了。呃,不对,是“失联”了。这都一个星期了,打电话也不接,信息不回。该不会出啥事了吧?难不成,他不爱我了?
大东GIRL:一看你就“涉世未深”!记得我家兵哥还在上军校的时候,我们刚认识他就“失联”了。正当我纠结他是不是有了新欢时,兵哥打来电话,说手机被学员队干部没收了,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那些年在部队藏手机”的故事。不过,后来部队规范了智能手机使用,我们就没有“失联”过了。
小燕子:记得有一次,他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我怎么打他电话,都是一个女人的声音——“不在服务区”!我就想不通了,都快5G时代了,还有哪不是服务区呀?后来才知道,他们千里机动去雪域高原参加演习。原来,那些“非服务区”都是兵哥哥们用生命在守卫的防区!
花月:理解归理解,但有时候还是对他的“失联”挺恼火的。我家这边公办幼儿园入学名额非常紧张,幼儿园报名的时候,别人家都是孩子他爸通宵达旦地排队,可我家就只有我一个大人,带着孩子在幼儿园门口等了一晚上。孩子他爸一直不接电话,我连个倒苦水的人都没有。
瑛子:谁说不是呢?去年冬天,我儿子大半夜发高烧,我急着给他打电话,可连拨了十几次,都没有人接听。原本我也是怒火中烧,可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晚上有一个藏族孩子发高烧,身为军医的老公赶着出诊去了。藏区医疗条件差,孩子一耽搁可能连命都保不住。我知道,“失联”对我而言只是少了几句安慰,可对藏区人民而言,可是多了几分生命的希望!
寻水的鱼:“失联”经历得多了,也就有经验了。据我总结,老公每天总有几个特定时间段“在位率”较高,比如晚饭后、新闻联播前、晚点名过后……但具体时间也是因单位而异。只要get到他们日常生活的大致规律就可以啦,既是一种关心,又能减少“失联”,一举两得!
(吴 永、陈振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