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单位基础不好,我胜任不了!”最近,某部制定帮扶基层计划,一名机关干部得知自己帮扶的基层单位底子薄弱,打起了“退堂鼓”。帮扶基层“挑肥拣瘦”,类似现象时有耳闻。
基层面临的难题,有的需要在机关的帮助下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帮扶基层的工作,着眼把部队全面建过硬,应该是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走。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分“肥瘦”呢?这是因为,少数机关干部有自己的小九九。在他们看来,联系底子好、矛盾少的单位,自己可以少花点精力,工作容易出成绩,在总结时也能留下一笔亮色。而联系矛盾问题多的单位,他们或担心自己能力不够,难以扭转局面;或认为用的劲再大,效果也有限,一旦帮扶的单位出现问题,还会影响自己进步。对费效比反复权衡,因而出现了挑肥拣瘦的现象。
部队常讲,帮扶基层要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不仅要体现在关注的目光上,也要体现在扶持的力度上。基层一些单位之所以常居前列,在于部队基础好、干部配得强、吸引关注多。虽说“五根手指不可能一样长”,但如果机关在帮扶选择上再作区分、挑肥拣瘦,基层部队优劣差别就会进一步拉大。部队强军备战,决不能出现显著的“短板”。否则,机关难辞其咎。
越是硬骨头,越能检验一个人的担当品质,越能锤炼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机关干部不能满足于上传下达、写文办会、统筹谋划,还要具备指导抓建、一线解难的能力。联系帮扶基层,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勇于担当,把汗水洒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挑一块最硬的磨刀石,在一点一点地理清思路、一件一件地解决难题中,把能力素质提上去。这样不仅有利于抓好部队全面建设,对个人成长也很有益。
每个单位建设的强弱,直接关乎部队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正因此,帮扶基层只能全力以赴,不可拈轻怕重。机关干部必须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敢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紧贴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