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潘建伟 南 欣

荒山秃岭,怪石盘亘;河道断流,重山阻隔——云南西畴,一个被专家称为“失去生存条件”的地方。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当地干部群众战天斗地、自力更生,靠着苦干实干,在高山峡谷中凿出一条条小康之路。

从乱石林立、土地瘦薄、干旱缺水,到荒山变绿野、村村通公路、梯田层层起,如今的西畴,全县3.6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1.8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6%降至7.8%,创造了向贫困宣战的奇迹。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是西畴人信奉的一句话。这句话,道出了西畴人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奥秘。对很多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来说,西畴人的脱贫实践给出了方法,给出了路径,给出了答案。尤其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西畴人的探索给人启发,更具示范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这是我们党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内生动力本质上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内生动力的外化就是改造客观的实践活动。脱贫的主体是群众,只有群众本身具有强烈的脱贫内生动力,有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内在自觉,才能迸发出强大的驱动力量,从而打赢脱贫攻坚战。

总体上看,干部帮群众脱贫,绝大多数贫困户是心存感恩、不甘掉队的,甚至还借力发力、千方百计甩掉“贫困帽”。但类似“干部干、贫困户看”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也确实存在。比如,有的贫困户把贫穷当作一种习惯,主观上或不具备脱贫摘帽的心理准备,或缺少主动脱贫的意愿;有的群众因为受条件所限,发展信心不足,不敢突破自身局限脱贫致富;还有的群众生产要素短缺,虽然有脱贫致富的想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等等。

俗话说,枪头不动,累折枪杆。部分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导致扶贫资源效益低下,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内在动力。这种情况下,无论别人多么使劲帮都很难脱贫,即使脱贫了也难以持续。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脱贫攻坚需要多想想由内而外“扶”、从里到外“富”,先解决“心穷”,再解决“人穷”,帮助落后者“学会自己走路”。

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针对部分群众的“等、靠、要”思想,首先要在增强“脱贫志”上下功夫,在杜绝帮扶方法方面大包大揽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增强其发展意愿,提振“精气神”,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观念转变。同时,善于利用群众身边致富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形成依靠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光荣的良好氛围,以群体压力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动力。

贫困代际传递,是脱贫的最大绊脚石。这种情况不但拖累群众物质生活,也给群众造成很大的精神和心理打击。为此,要把“富口袋”和“富脑袋”结合起来,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和人力资源水平,尤其是要想办法帮助贫困学生成才,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贫困家庭。

好风成人,恶习败家。在一些地方,不良习惯已成脱贫隐患。经济学家厉以宁到西北某地调研后,认为当地扶贫难点是赌博和攀比。他说:“到外面打工挣的辛苦钱就拿来赌博了,这个是没办法帮助脱贫的。还有一个现象是,在农村相互攀比的风气也很盛,房子个比个的高,盖了些没用的建筑,钱都花这上面去了。”为此,帮扶中还要注重抓精神文明,在群众中培育形成健康的村风民俗。

《三国志》描写刘备之子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如果不解决群众内生动力问题,历史上的这一幕可能会再次上演。总之,要想把扶贫的事办好,离不开发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得让群众自己急起来、动起来,忙起来、干起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