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慈不掌兵”之说,但也要辩证看待。“慈不掌兵”绝不是以情带兵的反义词。带兵人始终保持理智头脑,按原则办事,让铁律生威,是赢得胜利的必备条件;但同时,以情带兵也是凝聚人心的良策。古诗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战友情深,亲密无间,能够“同袍”“同泽”“同裳”,所以上下一心,出征能舍生忘死。因此,以情带兵与“慈不掌兵”并无冲突,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带兵之道。
现实中有个别人把“慈不掌兵”当成“粗暴带兵”的“挡箭牌”,也是不对的。带兵人带兵“简单粗暴”就是有魄力吗?非也。不讲原则的“任性”,是掌不好兵的。拳头底下同样难出好兵,只会出逆反、怨恨,最终导致离心离德吃败仗。《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却因为简单粗暴的带兵方法,最后没有倒在战场上,而是死在被他鞭打过的部属的手上。因而,奉行“拳头底下出好兵”,即使是出于带好兵的真诚愿望,在实践中也不可取。带兵人对待“慈不掌兵”,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盲目照从,悟透其中要义,掌握好刚柔并济,才能为己所用,带出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