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有句名言,“素练之卒,不如久战之兵。以练技而未练胆故也”,强调胆气对战斗力的重要性。诚然,胆气是战斗精神的重要表现,也是平时练兵的关键环节。但是,“素练之卒”与“久战之兵”的差异,岂止“胆气”?在相对和平的状态下,如何把“素练之卒”打造成“能战之兵”,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
可以说,没有哪一支军队不希望自己的官兵通过平时的“素练”,实现战场上的“能战”。但很多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事与愿违。300多年前,哲学家王夫之在《宋论》中谈到,没有经过训练的兵,能不能打仗?答案是肯定不能。那么,平日里经过反复训练的兵,是不是就肯定能打仗?答案是“固不可也”。为什么呢?他说得很形象:“世所谓教战者:张其旗帜,奏其钲鼓,喧其呼噪,进之、止之,回之、旋之,击之、刺之,避之、就之;而无一生一死、相薄相逼之情形,警其耳目,震其心神。则教之者,戏之也。日教之者,日戏之也。教之精者,精于戏者也。勍敌在前,目荧魄荡,而尽忘之矣。即不忘之,而抑无所用之。是故日教其兵者,不可使战也。”简言之,如果平日里的训练像“演戏”,自以为是地按照既定套路、甚至是落后套路反复训练,那么“戏”演得越精,“素练之卒”就离“能战之兵”越远。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不知酿成多少血的教训。
“素练之卒”与“能战之兵”,更多讲的是个体。但是,让“素练之卒”成长为“能战之兵”的军事训练,却是一种集体行为,也是一个相对长时间的过程,受到目标追求、战术理念、组织方式、行为规范等多重要素的制约。所有这些要素,铺就了军事训练的“文化土壤”,其与实战要求的契合度,直接决定着“素练之卒”能否真正成为“能战之兵”。如果其中有一个方面出现偏差或者“变异”,都可能导致训练与实战脱节。而在与实战脱节环境下进行的“素练”,哪怕单个士兵再努力,也可能在战场上“水土不服”,很难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战士的个体差异相对不大,但不同的训练文化却从根子上左右着战斗力的生成,塑造着不同素养水准的军人,进而决定一支部队的战斗力。
先进的实战化训练文化,绝不会把“实战化”仅仅停留在嘴巴上,而是时时处处把“战”的思维渗透到“练”的方方面面,其承载的是与实战最接近、甚至高于实战的训练标准,催生的是真正为战场而生的“能战之兵”。对于这样的军人来说,因为长期浸染在“战”的氛围里,其思维和行为方式早已经超越了“练”的层面,“练”在他的心目中只是“战”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即使在未见硝烟的和平环境下,他亦是如此专注而警觉,如此自信而勇敢,如此不能容忍与打赢无关的任何“沙子”,因为他要让自己永远处在离胜利最近的位置上。这样的军人,一旦战争打响,就是一把插向敌人心脏的尖刀。这样的部队,一旦战争打响,就是让对手心惊胆寒的虎狼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