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大爱抒写爱兵情


■杨永革

2018年5月19日,我在北京书市见到了久仰的我军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贵田同志,也买到了他的新作《五“独”俱全》(天津人民出版社)。

读了这本书,最大感受是常贵田的爱兵情怀。他1958年考进海政文工团,至今60年了。在军队中,60年兵龄的老军人有的是,可60年职务不变,一直任职演员的却为数不多。常贵田难能可贵的是,始终保持植根生活、说唱士兵的深厚情怀,始终保持苦心孤诣、精益求精的传世匠心。退休之前,常贵田每年都要下部队为兵服务,所有的边海防前线都去过,老山前线他也去过,中越边界、中老边界、中缅边界、中苏边界、中朝边界都留下过他的相声《社会主义好》《喇叭声声》《保卫西沙》《特别任务》《怎样学雷锋》《一封信》《帽子工厂》等。

每次演出,那些守卫在边防线上的战士都要翻山越岭来看,常贵田也因自己能为官兵们演出而骄傲。他更知道,在那些战士们的军旅生涯中,能看到自己的演出意味着什么。在常贵田收藏的军营老物件中有一个笔记本,是当年我军河北省公安第七团二连战士赵运起送给他的。上面有赵运起的赠言:“亲爱的常贵田同志,我在1953年军事练兵中,上级奖给我这个笔记本。这次您代表毛主席和全国少年先锋队来慰问我们,特赠与您。我要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加紧政治学习,锻炼强健体格,做一个光荣的少年先锋队员并做一个国家经济建设有力的后备军。”正是基层官兵的期待与鼓励长期激励着他,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兵服务”的光荣任务中去。同行们说他是“属穆桂英的——阵阵不落”。常贵田则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一辈子是‘水兵’,却一直没‘流’,大概是‘冻’住了。”

常贵田的爱兵情怀缘于父辈的言传身教,这在书中有详细记载。相声界辈分以“代”来称,他的父亲常宝堃是第五代相声表演艺术家。我的伯父杨伯英是第六代,曾拜常宝堃为师。听我伯父说,日伪时期,常宝堃敢讽刺日伪反动统治,因表演相声《牙粉袋》《打桥票》遭到毒打逮捕。被释放后,反动当局曾威迫利诱他编演讽刺共产党的相声,他断然拒绝;新中国成立后,编演了《新灯谜》《家庭论》《封建的礼节》等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新风尚的好作品。1951年4月23日,常宝堃在抗美援朝前线慰问志愿军时不幸牺牲。当年天津的大街上站满了送别常宝堃的人。

同年9月,在北京纪念“人民艺术家”常宝堃等五位烈士追悼大会上,周恩来、刘少奇、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通过《五“独”俱全》可以了解到,他的五位叔叔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都是相声界名角。常贵田身上不仅传承了相声世家的传统,更有他父辈留下来的革命传统。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说:“常贵田在我心中,永远是一个标准的解放军战士,百分之百的文艺兵!”2001年,常贵田被评为海军“优秀共产党员”。

如今,77岁的常贵田仍活跃在舞台上,正在参加天津、张家口、北京三地纪念常宝堃诞辰100周年相声表演活动。他还在策划第二本书《二三四书》、与姜昆筹办“中国相声艺术博物馆”。他最喜欢的军营一句话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