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很多人都曾幻想过,假如自己有一件“隐身衣”,会是怎么样?
顾名思义,“隐身衣”最大的好处,就是“我在你身边,可你却发现不了”。
从《西游记》到《哈利·波特》,从文学作品到科幻大片,关于“隐身术”“隐身衣”“隐身人”的故事层出不穷,在打开人们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在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
战争是最富有创新的领域。自从有了战争,人们就懂得并探索用各种方式来隐蔽自身,以便有效实施各种军事行动。
现代战争,掌握制空权至关重要,而高性能战机是关键。李天院士敏锐地意识到隐身技术对提高飞机生存力、战斗力的重要性。为了我国隐身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他点燃了智慧的“火花”,用执著的追求和奋斗照亮了战机腾飞的航程。
乌云低回,高树悲风。2018年4月15日上午,沈阳回龙岗公墓,挽联挂满了灵堂,同事、市民、航空迷们来送别一位老者——李天,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工业集团某研究所首席专家。
李天是我国著名飞机气动力专家、战机隐身专业领域的开创者、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的奠基人、歼-8系列飞机和歼-11飞机气动力专业总师。
很多人认识李天,是从隐身战机开始的。但鲜有人知道,作为航空设计领域的大国巨匠,他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辞世前,他依然心念奋斗一生的事业。
追寻其人其事,记者发现这位传奇总师没有高谈阔论,温文尔雅、沉稳平和的外表下,是一颗滚烫的心,苦心孤诣、执着于斯,虽百折其犹未悔。
“大家能进去,我也一样,试验最重要”
从李天办公室的窗户向外望去,碧空无垠,白云朵朵。
办公桌案头上,资料和笔记本摆放整齐,他仿佛并未走,只是短暂离开,去一趟研制现场、参加了一场学术会议。
李天与航空,有着不解之缘。1963年,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流体力学专业。那时,他所学的专业有很多选择,可以从事航天、航海、水利……而他毅然选择了挚爱的航空事业。这一年,25岁的他来到航空工业集团某研究所工作。
该研究所副总设计师赵霞是李天的学生。在她印象里,深入试验和设计现场是导师多年的工作习惯,“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随手记录”。
空气动力学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军用飞机的更新换代离不开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与进步。赵霞依然记得,在一项课题研究试验遇到难题时,为选择正确合理的气动布局方案,李天和参试人员一起在现场分析试验结果,自己动手绘制草图,甚至亲自到风洞内进行安装。
风洞里的气温特别高,就像一个桑拿房,同事们劝李天在外面指导。“大家能进去,我也一样,试验最重要。”视事业如生命的李天,硬是和年轻人一起走进风洞试验。
从“七五”规划开始,李天连续多年担任课题组负责人。“他的字典里没有‘畏难’二字。”与李天一起工作多年的该研究所所长刘志敏,对他是这样的评价。
——在某型号飞机气动外形的设计工作中,李天带领团队探索出“从风洞数据修正到飞行数值的相关性方法”,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某型飞机改型设计后,由于外挂武器增加,飞机重量、重心发生变化,影响起降性能。李天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经过分析对比、试飞验证,有效改善了起降性能。
——某型飞机在使用时出现问题,以李天为组长的攻关组马上成立,并进行艰苦攻关。最终,他们提出了最优的解决方案,后经试飞验证,飞机性能达到设计指标。
……
一条条超前的思路方案、一个个创新的设计方法、一项项攻克的技术难题,李天和团队用实际行动一步一步拉近了我国军机设计研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
“人要有一种精神,要为科学事业扎扎实实做点工作”
早期战机的隐身技术,多是采用外形隐身和隐身材料,以降低可探测性,减少对雷达波的反射和红外辐射。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隐身战机投入使用。发展隐身技术随之提上日程,后来这项研究工作落到了该研究所,李天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项任务,带领几十名专家组成的团队,开始了一段“马拉松式”的攻关之旅。
现代战机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论证设计、立项研制到定型服役,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与挑战。李天带领团队成员一边从头开始进行基础理论研究,集合众智不断优化设计软件,为新一代飞机设计打牢基础;一边紧盯国外相关领域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最终探索出符合未来作战需求、综合性能优异的飞机布局方案。
在该研究所成立50周年时,李天寄语广大青年人——“求实创新”,这也是他的航空科研生涯的生动写照。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航空是他的梦想,蓝天是他的舞台。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开拓创新,李天始终保持着一名航空科技工作者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九五”期间,研究团队成员在填写科技进步奖申报书时,有一些不准确的表述。看到这些字眼,李天眉头紧皱,一一删掉了。他说:“我们工作实实在在,申报成果也要实实在在,必须要实事求是地写。”
随后,李天把大家叫到了一起,语重心长地说:“评奖是为了做事,不是为了作文。”
2005年,李天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该研究所继顾诵芬、管德、李明之后的第四位院士,他却把荣誉归功于集体:“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也是对我们所的认可,更是对航空事业的认可。荣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要有一种精神,要为科学事业扎扎实实做点工作。”
“飞机设计是集体的事业,只有集体强才是真正强”
创新者不老,是因为他会不断汲取新知识的养料。
10多年前,年近古稀的李天,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带领科研团队不断攻关,为重点预研项目论证孜孜不倦、不懈探索。
该研究所院士办公室助理秦书妍记得,今年2月前,李天身体很虚弱,却依然坚持工作。“这条曲线不对”“这个数字不对”……患病住院期间,他把办公室搬到了病房,每天仍审阅技术报告,还常把同事和学生召集到身边当面指导。
奋进者芳华永驻,是因为他心中笃定的信念催人奋进。
“做人以德、做事以则、做学以理、做业以勤”,李天把智慧和经验锻造成“阶梯”,留给了后来的攀登者。
“高科技的研究与探索永无止境。”耄耋之年,李天在外讲学时常常用这句话来激励莘莘学子。
在该研究所的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眼里,李天既是一丝不苟的专家,更是温厚睿智的长者。他重视培育团队精神,关心年轻同志的成长,他常说:“工作只要认真做了,哪怕有错,也不该批评。”他的人格魅力和他所营造的学术氛围,如同润泽大地的春雨,让一粒粒航空报国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李天还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某研究院的博士生导师。“他讲战斗机发展的历史、第四代战斗机的技术特征、舰载战斗机的特殊技术和发展趋势,为我们打开一扇科技之门。”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业集团某研究所科研人员王辰回忆道。
对待学生,李天从不降低专业标准。从选择方向、指导具体研究到辅导撰写学位论文,他根据每位学生的学术特长、专业特点,给他们“高定位”。许多学生毕业后陆续成为飞机总体技术、气动力技术、隐身技术的技术骨干和带头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飞机设计是集体的事业,只有集体强才是真正强。我坚信,更绚丽灿烂的航空梦、强军梦,将在年轻人手中实现。”李天生前的话掷地有声。
他的背影虽已远去,精神之光依旧闪耀。如果只能活一次的生命可以如此壮丽,一生亦是永恒。
照片提供:郭晓威
版式设计:韩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