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任务部队调研时,基层官兵普遍反映,执行任务期间,机关的“官方活动”少了、文电少了。下来的工作组,要么是蹲点帮带的,要么是训练考核和综合检查的,那种干扰部队的工作组基本没有了。
对于“五多”,尽管各级像过街老鼠一样喊打,但它像“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力顽强得很。而在执行任务时,“五多”现象又有所缓解,甚至“不治而愈”。剖析其中缘由,对减少乃至根除和平积弊或有裨益。
客观地讲,下发文电、召开会议和下派工作组等,是机关履行指导功能、推动部队建设的重要方法。基层也不是厌烦一切文电,只是反感毫无实质内容、远离中心工作的“空皮囊”文电;基层也不是不欢迎工作组,只是从内心抗拒那种居高临下的“钦差式”工作组。调研中,一名指导员说:“执行任务两个多月,机关组织的任务检讨反思活动,对我们帮助很大。”任务部队的一名营长不无担心地说,但愿任务结束后,机关还能像现在一样,跟练兵备战无关的文电和活动,越少越好。
这名营长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现实中,确实有个别部队机关在“空踩油门”。他们要么在工作作风上“浮”,照抄照搬,文来文去,把发文、开会和下派工作组当落实;要么在工作指导上“偏”,筹划工作不看备战是否急需,只把基层当成了点子的“试验田”和升迁的“敲门砖”;要么在工作方法上“过”,任务安排过满,指标定得过高,效果要求过急,啥“线”都往基层这个“针眼”里穿,种子刚落土就急着想摘果子,弄得基层疲于应付,难以招架。
为何一有任务“五多”就减少了?答案也许有很多种,但最直接的原因是,敌情的严峻性、任务的紧迫性,逼着机关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用在尽快解决各类难题上。这时,机关在下发文电时,都生怕对备战造成干扰;在开展活动时,都担心对训练带来冲击。正如一名机关干部所说:“备战紧而又紧,哪还敢空踩油门?”这样的“有所怕”,促使了机关“有所为”。尽管是任务形势所逼,但仍难能可贵。
机关是部队的中枢神经和大脑,是党委首长的参谋部和智囊团,是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组织各项工作落实、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总开关。可以说,机关人员的素质、作风和指导水平,直接关系到一支部队的整体建设。机关指导的方向错了、偏了,基层就会南辕北辙;机关工作的作风虚了、假了,部队就会上行下效。对一名司机来说,平路上空踩油门必然寸步难行,上坡路空踩油门车则不进反退,甚至会酿出车祸。部队建设也是一样。当前,强军事业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的是把方向把准,把油门踩实。当此关口,“空踩油门”的动静越大,时间越长,虚耗部队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越多,强军伟业就可能在日复一日的空转中落空。
机关不空转,部队不忙乱。在这方面,任务部队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借鉴。他们在主业上做加法,凡事都向练兵备战聚焦,想搞“五多”也没有时间和空间,使备战打仗成为一种常态;在事务上做减法,对日常事务性工作,能免则免、能合则合、能短则短,使忙训练的时间和抓备战的精力多了起来;在“五多”上做除法,发文前、开会前、下派工作组前,都先用是否对备战有用的尺子量一量,再用是否对打仗有益的标尺卡一卡,这样便会移走“文山”,填平“会海”。
列宁曾说,生机勃勃的工作不能淹没在公文的海洋中。部队工作不仅生机勃勃,而且是生死攸关的“国之大事”。只要各级机关下决心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瞄准根源用力,拿出硬性措施,就一定能把“空踩油门”等和平积弊赶出新体制。
(作者单位:69250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