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营训练相对于以往的兵种营训练而言,内涵进一步拓展深化,是我军形成基于信息网络体系作战能力而进行训练的重要形式。只有高质量地组织好合成营训练,才能把“能打仗、打胜仗”要求落到实处。
合成营训练是为提高联合作战背景下,合成营独立遂行地面作战任务而展开的模拟实战的训练活动。步入信息时代,大兵团作战的概率越来越低,体系支撑精兵作战的营级规模行动大放异彩,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合成营训练提高整体作战能力,以适应未来作战“战略决策、战役指挥、战术行动”的发展要求。未来信息化战场,合成营将会更多地承担具有战略决定性、并行立体性、快速夺控性的联合作战行动任务。在合成营训练中,应当着眼合成营作战实践活动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锻炼、检验合成营的实际作战能力。
训练的对象是多元编组的兵种专业力量。兵种专业力量多元编组是合成营建设、训练与作战的基础。面对由区域防卫向全域作战转变的新要求,现代兵力必须快速到达、快速机动、快速部署到位并展开行动,而快的前提是改变臃肿、庞大的力量结构,以合成营为基本作战单元,以合成旅为基本战术单位,融入联合作战体系遂行作战任务。这种融入联合作战体系的作战,倒逼部队自身在作战力量编配上,以兵种力量多元编组的合成营为基础,实现模块组合、即插即用,快速融入作战体系。
训练的内容是以练作战行动为主。围绕合成营可能担负的任务,细化具体作战行动,并将其作为合成营训练的具体内容,是增强合成营训练质效的核心所在。因此,合成营训练首先要弄清楚“打什么仗”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往往因为威胁的转换、任务的调整、对手的变化等因素而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合成营训练的组织者,从共性角度抽象出合成营执行任务哪些行动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在把共性行动训练内容训练到位的同时,再紧紧围绕任务行动设置训练课题,细化明确训练标准,创新完善训练条件等。在训练课题设置上,应区分不同任务,结合不同类型合成营的实际作战能力设置任务行动课题;在训练标准确立上,应紧紧围绕既定任务行动训练课题,按照严于实战、高于实战的要求,区分不同类型人员、要素,层层确立标准,细化标准到人。
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初级合成能力。合成营的合成化指挥与行动能力生成,是合成营在联合作战体系支撑下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关键所在。通过合成营训练,检验合成化指挥与行动合理性:一是检验指挥时效是否适应作战需求,最大限度地缩短“发现—决策—行动”的所需时间。二是检验指挥方式是否灵活,能够自如选择与运用技术通信手段以及简易通信保障指挥。训练中,根据合成营行动编组不同,要着眼合成营力量合成编组的具体方式和行动需求,聚焦完成任务必须具备的战斗、支援与保障行动的有序、高效协同,相应确立任务行动训练的关键内容。合成营在战斗行动上,尤其要突出两个关键行动,即灵活机动和精确打击。通过采取“任务式”编组,以小群多点的分队实施独立作战,做到“形散神聚”,充分发挥快速机动优势和精准火力优势,及时优化兵力与火力组合,提高机动打击与火力打击的综合效益,不断拓展战场生存空间。